中国青年网黄山7月6日电(通讯员 李美莹 陈玥羽)6月28日,安徽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融媒+赋能非遗文化传承”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中国歙砚之乡”的歙县,探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歙砚的故事。
日光和煦,走进徽州新天地,门匾上“礼辉砚雕艺术馆”几个字被照得泛起金光。走入馆内,形形色色的砚石被整齐摆放于展台,没见到墨水的踪迹,却好恰能闻得到墨的书香。
伴同着缕缕茶香进入接待室,歙砚非遗传承人程礼辉坐在朱红色木凳上,正忙活着一道道泡茶工序,对面的客椅又来了几位想要拜访砚台工艺的人,他面对着师大学子再次讲述起砚的故事。
器,以用为道
“别把‘砚’想得太复杂,‘砚’就像是一个茶杯、一件旗袍、一个器皿。”程礼辉的这一套说法并非空悬来风,回望砚石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得到砚作为器物的“实用”之道。
程先生告诉队员们,最早的研磨器就是某个古人在山里找到的一块凹下去的石头,不知用来研磨何物。人们顺着“研磨”的主题慢慢挖掘,研磨石从大变小,从研磨药物到研磨墨汁,从墨丸到墨锭再到砚石,在生活的需要中不断发展,衍生出了形态各异的砚石款式。“曾经砚石款式的变化都是由于时代审美的变化,但现如今砚石制作者大多追求技艺的精巧与经济效益,反而抛弃了砚石最朴素的内容。”
器以用为道,“用”作为砚石最朴素的内容,是隐匿在砚石发展历程的主线。程礼辉先生拒绝将“砚台”定义为高端,“歙砚是非遗,但更应该是一个平民化、日常化的器物。”在快节奏时代,人们对一门文化的深入了解往往出自“第一眼”的喜爱,“我不喜欢说歙砚有多么博大精深。”程礼辉认为,依靠传统方式过分强调砚文化的深奥反而会拉大人与砚之间的距离,“要让年轻人接受砚文化,应该用更直白的方式通俗易懂地传播贴近生活的歙砚故事。”
对砚台的“喜欢”这个概念是随着时代变化的,迫于封建特定阶级对文化垄断的压力,曾经对砚石的“喜”是世家贵族对其“精巧秀美”的喜,而在新时代社会气象下,当代人对砚石的“爱”则是不分阶层的众生对其“实用”的爱。在程礼辉看来,要想在新时代传承与传播歙砚文化,需要的是基于“用”之上创新。砚台的传承是需要民间认知力的,而百姓对砚台的认知就的日常生活的使用与习惯中产生,保留“实用”的创新,是新时代歙砚创新的最佳切入点。
图为程礼辉为团队成员介绍手把砚。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陈玥羽 摄
砚,渗透国人骨髓
一方石砚,一舀风情,一段古史。观一方小小砚台,足以一睹文人千年的风骨与历史的重彩淡描。
“文人之有砚,犹美人之有镜也,一生之中最相亲傍。”国人总会没缘由地想买一个砚台,而程礼辉似乎找到了解谜的关键。“这种想法是潜意识的,是与民族记忆、民族基因关联的。”作为一个与诗、书、画、印融合的器皿,砚在与其他中国传统文化伴生中一齐渗透进中国人的骨子里,形成了一方关于砚的民族记忆。人文元素的加入,让一块普通的石头就此跃升为含载人文情绪的“有心之砚”。
人与砚时间中的相处碰撞,是锻炼心性、提高修养的过程,“在传统文化混合的熏陶中,人慢慢懂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就如同家训一样,形成了一个自我的标杆,这就是砚台还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观者的思想深受砚雕自我传达的文学底蕴影响,砚雕是果,而雕刻者是根,根汲取养分后才抽枝上长,果得到养分后才有好的长势。
身为歙砚非遗文化传承人,程礼辉深知打磨自身技巧与储备文学知识同等重要。程礼辉拿雕刻李白醉酒举例,不读李白,雕刻者便只知依着传统样式将肚子雕得富态,雕出同月对饮的场景;读了李白的生平与诗词,“我能够‘穿越’,与李白同行。”全身心融入故事发展始末,透彻李白的心性,揣测他的心境,发掘他与月对饮的新角度。“复刻传统样式的雕刻是片面的,而“活”的,向上的,充满故事性的雕刻才能体现出‘砚有心’的灵气、人文气。正如他所说:“砚学功夫在砚外。”这是文化的力量,是知识的力量,是歙砚文化的灵魂所在。
图为程礼辉创新使用流香与砚雕结合的作品。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陈玥羽 摄
传承,挑战与机遇
随着时代的进步、机器的发展,机器雕刻逐渐开始对传统工艺雕刻有所替代,促使歙砚生产制作呈现两极化趋势。机雕依靠量产大、性价比高、雕刻呈精美趋向的优势,给传统砚雕手工艺者的中低端市场带来了极大冲击力,部分手工艺者因作品质量、设计、性价比被机雕成品超越而被迫淡出市场。“机雕的出现,使砚台市场出现了产品与作品两个不同概念,砚开始在作为有库存的产品与独一无二的作品这两线上同时发展。”面对机雕对歙砚发展的冲击,程礼辉认为,这既是传承歙砚的挑战,却也是机遇所在。
“机雕成品虽然是带有复制性的,但机雕砚台的图样依旧是由手艺人来设计的,而设计者是带着思想的,机雕图样传递的历史底蕴拥有不变的文化内核,只不过无法根据砚石纹理进行雕刻,缺失了一部分属于人创作的灵性。”但同时,机雕降低了歙砚的了解门槛,让越来越多人走近歙砚,认识歙砚,了解歙砚文化。“人从盲从到认知需要一个过程,但首先要有盲从才有认知。”对于机雕掀起的浪潮,程礼辉认为这是历史潮流终将推使而成的,应从更加客观,更加包容的角度与态度看待它。
在歙砚市场两极化的趋势下,高端手作歙砚市场也对歙砚制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体现人的创造性是手作歙砚的关键所在。“砚有心”是程礼辉一直强调的概念,“好的作品应该是遵从于本质和遵从于美的内心表达”。程礼辉制砚一贯坚持“随石赋意”“形古意新”“工因石巧”“石因工美”的理念。依此理念,程礼辉以传统砚雕记忆配合时代主题,创作出许多颇具创新性的作品。如作品《红色的青春》中表现了一位大白在给一个孩子做核酸的图景,完成斑纹与具象物的关联到主题构思,发生在他看到还是原石料的砚石上泛着的几块黄斑时,“抗疫”的时代主题赫然闪现脑中。在创作作品《永远的长征》时,程礼辉不用传统砚雕的柔美飘逸的技法,而采取雕塑的技艺去塑造革命战士刚毅、英勇的时代形象,用丰碑感塑造长征队伍铁铸般的洪流形象。在这些作品中,研墨区是始终保留,“雕刻的画面要创新,而歙砚的标志要传承。”
在带领参观礼辉砚雕艺术馆的途中,程礼辉还展示了许多巧妙的砚雕作品,从红色斑纹的旭日东升,到黄色与白色斑纹夹杂出的万里长征的烟海,再到以流香代流云的创意交融,“斑纹与雕刻主体意向上的统一”是传统手工砚雕的共通之处。机雕,作为一个产品,代表着一种砚台步入日常生活的可能性,是砚雕继承发展的突破点。人工,不一定能巧夺天工,但作为文学围绕核心的“人”,胜在能赋予砚的表达新的底蕴与含义。两者并不对立,而是在相互辅佐中发展,共同传递新时代人文气息。
图为程礼辉介绍作品《红色的青春》。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陈玥羽 摄
歙砚,乘华流之舟
程礼辉坦言自己年少对砚的喜欢是不具象化的,但浸润在与砚雕交手了多代的家族里,程礼辉无意识地选择了成为砚雕手工艺者。与砚台打交道这么多年,程礼辉从籍籍无名走到省级歙砚制作技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看得透行业乱象,担得起传承责任,欣然做全新尝试。
砚雕市场当前存在盲目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作品规范的行业乱象,这要求砚雕手工艺者有着对传统文化内容的深刻理解。在采访过程中,程礼辉语谈到了“双龙戏珠”的例子,“现在很多人都认为是两条龙在抢珠,历史渊源上却是玉皇大帝把唯一一颗珍珠赠予了两条造化苍生的龙,但由于宝珠无法切割开,于是两龙相互谦让,而呈现出一副龙珠相互推让的景象。”面对现代人对传统文化内涵的曲解,程礼辉认为,如果砚雕手工艺者没有深厚的知识储备,就会顺承大流,曲解故事中真正想要传递的谦和礼让的思想,从而影响其对龙爪、嘴巴、神态的雕刻。“没有历史底蕴的创造就是臆造,可以透过某个点看到历朝痕迹的传承才是我们所需要的传承。”面对新型歙砚电商市场,程礼辉额外提及,传统手艺人无法专注于砚台的电商售卖,他们能做的更多是通过直播推广砚台文化,故而整个歙砚文化在新时代的宣传方式与理念还有待进一步挖掘与规范。
近几年,程礼辉结合中华文化宣传热潮,探索出研学与学徒相结合的非遗文化推广模式。在科普推广上,程礼辉针对各大院校学生研学,提供较为全方位的砚雕制作体验,根据研学者的年龄层次为其安排适宜的体验活动,以参与促了解,以了解助传承。在技艺传承上,程礼辉所带的是三年学徒制,第一年集中于带徒弟做粗活,在干粗活的过程中锻炼对肌肉控制与磨练心性,次年便开始学习雕刻,第三年开始系统性学习砚雕技术,其中还会穿插文学素养的传授。“培养心性与沉淀文学素养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这样学下来才能真正出师。”
图为在程礼辉工作室体验砚雕的研学学生。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陈玥羽 摄
在制砚过程中,程礼辉也结合时代之“用”探索了许多歙砚的新形态,手把砚就是极具特色的一种。“手把砚”是程礼辉在北京与友人相聚时见识到的新奇物,在许多传统制砚人眼里是一个“叛离传统”东西。“在砚台上面凿两个洞是打破规范,打破传统的,要把它做出来是需要胆气,是要承担被传统否定风险的。”依程礼辉而言,玉是可玩的,核桃是可盘的,那砚台也是可把玩的,“它们只是材质的不同。砚作为石料的种类之一,也不应该规范起来,不应该仅仅被规范为一方研磨用器。”“手把砚”的层层雕刻,温润砚石都处处体现着中歙砚不变的文化内核,创新的外在形式为歙砚在新时代的传播作出了新的探索。
“时代发展的太快了,没有人愿意静下心来去了解砚台其中的文化内涵,这就需要用更加年轻的方式传播发展传统文化,以浅显易懂的方式推广。”三星堆、文创故宫、河南卫视的《洛神水赋》······年轻一代正回头观望接纳国家的文化,程礼辉认为砚台的前景是越来越好的,这是“华流回归”与“文化反哺”的时代,是砚台回归大众日常生活的时代。
“砚之用以世计”,砚承载了华夏的千年春秋,万古绵长。程礼辉不认为砚石渴望世人的仰望,去掉精美的雕琢与高尚的头衔,它更想要有人推开古朴门,静坐下来听它讲一段古色古韵的老故事与流转千余年的人文气韵。或许再见它换一身新衣裳,正如填上色彩的黑白老照片,感受它在紧跟时代流动显露出全新的人文气息。肃静地站立于阳光下,门匾上的“礼辉砚雕艺术馆”泛着金光,跨入门槛,闻得到一缕茶香,程礼辉坐在馆内向客人们讲述着静默于陈列台上的砚台的故事,传承着被遗忘的歙砚文化,让暂时暗淡的歙砚明珠安稳沉睡在歙县的一角,能让慕来人一睹风采。
经过本次与非遗大师的对话后,实践团队队员们纷纷表示,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歙砚的发展与传承有了更深的认识,深感青年力量于非遗文化传承之重要。恒以文化,载以千面,非物质文化遗产歙砚的传承面对着时代的挑战,解题人正是广大青年。他们表示愿意以青年一代的视角讲述非遗故事,结合时代推动歙砚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歙砚将在新时代的舞台上绽放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