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实践纪实 >> 正文

从南京到图木舒克,一场跨越四千公里的夏日赴约

  中国青年网图木舒克7月24日电(通讯员 任秋实)2023年7月,东南大学“信之所向”梦想支教团的10名师生,跨越四千公里,从江苏南京来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第二中学(以下简称图市二中),开展为期两周的梦想夏令营,在祖国边陲、在沙漠绿洲中传递东大的至善精神。

  “信之所向”支教团成员前期经过2轮选拔和说课展示,经过近10天的充分准备,设计了涵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手工与实验、劳动教育、科技前沿、心理健康、生涯规划等不同方面的30余门课程,理论讲授结合动手实践,在文化传承中学会创新,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弘扬传统文化、提升艺术素养、延拓精神视野。

  从敦煌绚烂多彩的飞天壁画,到精心雕琢的千里江山图,再到课桌上近在咫尺的岩彩画板,志愿者老师刘安琪给图市二中的学生带来了别出心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岩彩绘画的教学课堂。新疆最不缺的就是砂砾。志愿者老师刘安琪带着同学们就地取材,在校园里寻找与辨别可以作为矿物原料的石块,用它们完成岩画的创作。学生在校园中的寻觅石块的过程、就是一场发现美的旅程,他们在亲身接触中感知着身边的艺术元素。

  志愿者老师刘安琪介绍了岩彩绘画的历史,一步步引导学生认真制作。学生们兴高采烈地捣矿石、调颜料,教室里一片热闹。但是如何调配胶水、如何做出洁白无瑕的蛤粉团子、如何给画板上色……这些看似简单的过程的背后都是难以把握的细节和繁琐复杂的技艺。有的学生甚至放弃课后休息时间,只为尽快画好岩画。不同民族的学生相互沟通,共同创作,合力体验了一幅岩彩绘画从制作基底、研磨颜料、沥粉、到最终上色的全过程,体会到岩彩绘画的绚烂多彩、独具匠心,理解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来自东南大学的志愿者老师任秋实为图市二中的学生准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中国诗词课。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诗词不应仅仅是为了应对考试,学生应该爱上诗词,用诗词中蕴含的情怀与智慧点亮生活。射覆、流觞、飞花令……这些古代文人墨客的闲情雅趣走进了课堂,学生们沉浸式体验古诗词你画我猜、诗词接龙等游戏,分组比拼,士气高涨,有的班级一连酣畅淋漓地接了20多句诗,学生们乐此不疲,在欢声笑语中,仿佛竹林七贤竟在不远处吟诗作对、举酒嘱客。

  “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的荒凉的人生。”图木舒克虽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在向沙漠要土地、向沙漠要资源的不懈奋斗中,这里的学生同样可以绽放多彩青春,实现人生理想。为此,学生的志愿者老师任秋实为图市二中的学生介绍了一代文豪苏轼的一生,通过苏轼一生起起落落、仕途坎坷,但又把黯然生活过得意趣盎然、自在洒脱的例子,勉励学生要立足当下,直面困境,保持乐观,勇敢冲锋。为了鼓励同学们结合书上所学、养成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在诗词课的最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创作诗歌,碰撞思维的火花,写下青春的篇章。学生在纸上轻轻写道:"大雾四起,心中一片荒芜,你的温暖把破碎的世界缝缝补补。""我选择在路上,因为答案在路上,自由在路上,出发永远是最有意义的事情。”中国诗词课就这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般,在乐趣与欢笑中悄然间带给学生对诗词全新的认识。

  结合少数民族同学比例高、学生基础薄弱、学生兴趣各异等特点,支教团的成员们每晚定期组织复盘会,调整课程难度、分享授课技巧、反复锻炼讲课能力,为学生带来一场场精彩体验:在古建筑史课上,学生用耐心、智慧与勇气,感受非遗文化鲁班锁与榫卯结构的匠人匠心与中华智慧;在书法研讨课上,学生们手执毛笔,在宣纸上写下提按顿挫,体悟“横如千里阵云,折如百钧弩发”;在趣味电路课上,学生亲身体验设计电路、在面包板上搭建电路的奇妙过程;在手工扎染课上,学生在白布上随心而作、染上缤纷色彩与图案,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科技前沿与传统文化交织,理论学习与动手实践相汇,一百余名图市二中高一、高二学生在“信之所向”夏令营的熏陶下学知识,长本领,拓视野,增才干。学生在课前课后积极和志愿者老师探讨,很多同学表示这些课程都是上课时没有接触过的,不仅有趣,还能学到很多新的知识。志愿者老师也主动融入同学们,交流沟通、分享体验,根据学生的反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调整和完善课程设计,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志愿者们在教学相长中也收获着属于他们的独家记忆。

  在授课之余,“信之所向”支教团和学生们一起在课后来到图市二中校园内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参观挂满丰硕果实的菜园,感受亲手躬耕带来的乐趣。志愿者们一起走进新疆屯垦历史博物馆,重温图木舒克市一路漫漫的屯垦史话,感慨这幅波澜壮阔的屯垦戍边恢弘画卷。“生于沙漠,不囿于沙漠。”支教团来到大漠边缘,参观调研正如火如荼建设中的工业园区。远处是广阔无垠的浩荡沙海,而眼前方兴未艾的工业园区,就如坚韧不拔的胡杨林般“咬定荒漠不放松,立根原在戈壁中”。

责任编辑:蒋宇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