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实践纪实 >> 正文

南信学子领略非遗文化魅力,共“画”乡村发展新活力

  中国青年网连云港10月10日电(通讯员 余红银)6月30日至7月1日间,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数码艺术学院“以美为媒 青绘云乡”乡村振兴实践团在连云港市板桥街道开展了农民用网知识普及、非遗文化宣传以及“手绘乡村”等实践活动。

  “互联网+助农”用绘画护好群众的“钱袋子” 

  为保证宣传质量,实践队员们对当地村内人居环境进行相关调研,针对板桥街道是涉农街道、空巢老人居多的现实状况,实践团内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学生们围绕“数字经济+农业”以及反网络诈骗两个主题,发挥绘画特长创作出通俗易懂的漫画宣传册,将农村数字经济发展的几种途径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现了出来,把直播电商、农产品进城、新型农民在线培育工程等等这些新形式内容送到当地农户手上;同时用生动诙谐的漫画讲述常见的网络诈骗手段,如养老金诈骗、冒充政府工作人员诈骗等,引导村民尤其是空巢老人了解新型网诈招式,牢固树立起反诈骗意识。对于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队员们耐心亲切地为他们讲解宣传册里的重点内容。

图为实践队员耐心为当地村民讲解网络安全知识以及“互联网+助农”途径。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咏麟 摄

  实践队员张子欣感慨道:“我发宣传册之前以为我们会遭到一些冷眼,没想到这里的人都这么热情,有位伯伯还说这样的活动我们要多搞,他们的淳朴给了我很大的动力和内心,让我觉得我们做的这件事情是有意义、能切实帮助到当地群众的。”

 

图为从农田回来的老奶奶收到宣传册时对队员们表示的肯定。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咏麟 摄

  在非遗面塑中感受匠心与时代赤子心 

  面塑是一种民间技艺,用彩色的糯米面捏成各种人物,在我国的发展历程源远流长。实践队员们也想在现场了解面塑文化,用专业知识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向更多人展现面塑的技巧之精巧和匠心之永恒。

  板桥街道有一座展馆,馆中陈列了连云港市非遗文化传承人王振兰女士的数十件作品,除了有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如寿桃、孙悟空、嫦娥奔月等主题的面塑之外,展馆内还有许多时代气息特色浓厚的作品,板桥社区党支部副书记叶番番介绍说:“王振兰女士祖居板桥社区,自己钻研出了一套面塑工艺,这些年,我们社区也和她达成了合作,王女士每年至少会创作一件与时代紧密相连的面塑,你们看到的喜迎二十大、庆祝冬奥会、共圆中国梦等等都是她老人家最新的一些作品。”

图为板桥社区党支部副书记叶番番为团队成员介绍馆内陈列的连云港市非遗文化传承人王振兰女士的数十件作品。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咏麟 摄

  实践队员郭相彤感触颇深,他说:“面塑从早期的观赏性与可食用性兼具演变到如今以观赏性为主,体现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王奶奶以面塑为抓手,创作出了那么多与时代同行的作品,我作为艺术类专业大学生,也要以此为念为盼。”

  用艺术画笔绘出乡村振兴新篇章 

  本次社会实践的主题是“以美为媒 青绘云乡”,实践队员们结合当地特色文化为当地设计墙绘手稿,在征询当地政府意见后,从先前队员们创作的4幅手稿草图中敲定了“乡村生态新图景”和“淮盐文化-敢把海水变盐山”两个主题。准备通过墙体绘画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积极营造“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的氛围。

  活动当日,实践队员们根据分工各司其职,打底、画线稿、上色、完善细节、等环节进行得有条不紊,唯有在调色部分遇到了困难,颜料调少了、补色颜色不一致了、颜色和手稿有出入了每个队员都是第一次做大型墙绘,在经历了刚开始短暂的手足无措后,大家迅速调整状态,回想专业课上学过的调色技巧,一遍遍试、记住配方,终于在克服调色失误、烈日暴晒、狂风大雨、蚊虫叮咬等困难后,实践队员们历经15个小时完成了近40平方的手绘。

图为墙绘完成后的集体合照。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咏麟 摄

  记者了解到,实践队员们还用抖音直播的方式在网络平台实时展现进展和当地风景,吸引了近千人的直播观看量,墙绘结束后,有队员表示:“这个过程是对我们自己专业水平的一次检验和磨练,也让更多人知道板桥、了解板桥,主动关注乡村发展。”

责任编辑:蒋宇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