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感悟收获 >> 正文

远离喧嚣,寻找内心的宁静

  可以听见自己呼吸的宁静在城市里是难觅的,但在远离闹市的山中却随处可寻。在我刚步入福建农林大学的校园时,便听学长学姐介绍学校举办的一些实践活动,其中暑假三下乡被学长说了一次又一次,说三下乡很苦、很累却也很甜,也许白天要下田干活,要上山采茶,也许一次三下乡回来,人会脱层皮,黑得连自个儿都不认识,但想想,在远离城市喧嚣的村庄里,吃过晚饭,一群人披着星光,说着笑着,漫步在村间的小路上,怎么能说这样的日子不甜呢?每听学长提起一次,我暑假参加三下乡的想法便坚定一分,走出城市,去到乡间,远离鳞次栉比的高楼,走在田地里,走进大山里,没有汽车的鸣笛,只有鸟叫与蝉鸣,没有喧嚣,只有听得见自己呼吸的宁静。

  跟随着“薯光照耀”团队,我一直期待着的三下乡,终于伴着逐步升高的气温来了。我们去的第一站是福州长乐区。头顶炎炎烈日,脚踩松软的沙土,手捧不断发热的肥料,将其均匀洒在甘薯地里。太阳的温度是炙热的,手里发热的肥料也是烫人的,但老师为我们讲解什么是“减肥”,众人一块儿在休息的当口开玩笑,一株株甘薯苗被施下肥料,这也是温暖的。通过下地实验探究甘薯种植最适宜的肥料,用有机肥代替无机肥,逐步减少肥料在种植中的使用,我对绿色理念的理解不再只停留在课本,深刻感受到绿色环保一直在我们身边,它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实实在在正在做的事。肥料在手中发热、融化,手上、冰袖上都沾满了肥料与沙土,这时候,我意识到,我对肥料的了解不再只是课本上冰冷的文字与图片,真正走进田间地头,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认识肥料,触碰肥料,洒进地间。这一站,以我们与落日、划过天际的飞机的合影结束。

图为实践队员在甘薯地施肥。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楠 摄

  随着旭日的东升,我们开往福州闽侯县洋里乡茶苑村的大巴出发了。高楼在大巴后视镜里消失,山丘不断进入视野,云层近在咫尺,仿佛伸手就可以触碰到。到达萤山蝶谷数字农业有限公司之后,我们首先与其董事长林君标先生展开关于数字化农业建设,萤山蝶谷发展规划的座谈会。听了林君标先生向我们讲述的公司经营理念与未来发展,科技力量与农业发展相结合,运用互联网技术促进三产融合发展的蓝图在我眼前徐徐展开,全部自动化的农业基地不会再是创意视频,它将出现在不远的将来。

  橘黄的日光透过窗户照在饭桌上,在夕阳下,我们吃到在茶苑村的第一顿饭,也许是饥饿的催化作用,简单的家常菜,也吃的格外香甜。饭后,我们在村里散步,村里的老人三三两两聚在一起,用当地话唠家长里短。也许是村里许久没有出现过陌生面孔,老人们都带着好奇的眼光看着我们,对我们发出善意的微笑,更在一位老人的带领下,我们拜访了半山腰的茶苑村村民。(茶苑村分为三个部分,我们居住的民宿在山脚下,而另外两个部分在山的半腰间。)半腰间的部分,有几百年历史的古建筑就多了,老人有的一句话一直让我为之动容;“这些都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啊,都几百年了,是财富啊,我们怎么可以不保护好他们啊?”头顶星空,我们通过古建筑与百年前的茶苑村对话,听着老人的描述,百年前人们在老房子里生活的场景一点点在眼前重现,看到茶苑村的村民一点点搬运石块来修筑被烧毁的房子,看到一群孩童从西屋跑到东屋,看到饭后三三两两的人在屋外打着扇子纳凉……听老人说当年每一座房子里面住着上百人的,但现在留下的都是一些老人了,年轻人都走出去了。透过茶苑村的老人,我看到了远在老家的爷爷奶奶,也看到了无数留守的老人,他们一直在守望,他们总在盼着后辈的归家,短暂的团圆过后,目送着他们离去。后来,我们的父母也这样守望我们,后来我们也如此守望着我们的后辈们。常回家看看,免得逝去了才懂得珍惜。

  当我走出校园,走进村里,走近乡村振兴,才真的感受到两个百年目标不是新闻里冰冷的汉字,不是随处可见标语,而是真的有一群人远离繁华的城市,去到贫瘠的乡村,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黄土地,用自己的半生去换取乡村的发展,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图为实践队员在甘薯地施肥过程。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楠 摄

图为实践队员与林君标先生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楠 摄

责任编辑: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