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行李箱,背上背包,行李箱滚轮滑动的声音不断提醒我这个异乡人该走了,向着家的方向走去,再回首时,官庄村逐渐化为视野中的一个点,上下起伏的乡村小道将我拉入记忆的漩涡。
2022年7月11日,跟随山东科技大学暑期实践团出发,我坐了七个半小时的绿皮火车到达期待已久的济宁市泗水县圣水峪镇官庄村,它所处的地理位置属于丘陵地带,四处环山,河流环绕,空气清鲜。伴随着行李箱“哒哒”的声音,双脚踏入泗水的黄土地,我的21天支教生活开始了。
还记得那是七月十三日,我们进行了期待已久的招生,孩子们满眼都是期待和渴望,如果不是事实证明,我很难相信孩子们可以主动放弃暑假来到这里继续上课。支教过程中一位家长的一句话令我记忆深刻,“在外不容易,看到你们,就好像看到我女儿在外一样。”每当听到类似的话语,我都会感谢坚定的自己,为期三个月的培训并没有付之东流,它的成果全部点点滴滴地体现在支教过程中。
图为支教队员给小学生讲课。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金宝驰 摄
随着时间流逝,孩子们最初青涩的脸庞逐渐洋溢出幸福的笑容,与课上的老师成为了课下的好朋友,我与孩子们的感情也逐渐加深,这种感情更像是大哥哥对弟弟妹妹的关怀照顾。孩子们的心灵是最清澈不过得了,他们总会与我分享这一天愉快的事情,遇到困难也会主动寻求帮助。每当他们遇到挫折向我寻求帮助时,我都会感受到作为一位教师的责任,体会到我学习生涯各位老师的艰辛与不易,也感谢他们使我有了想支教的念头。
支教过程中,我很看重孩子们的诚信,每一个孩子的优良品质都需要从小培养,当他们犯错时,处罚不是最重要的,至关重要的是让他们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并且愿意承担相应的责任,我认为支教给他们带来的并不是繁重的学习负担,而是对昨天的告别,对今天的珍惜,对未来的憧憬。同时让我想起马可连柯的一句话,“培育人就是造就他对前程的期盼”。
支教过程中,我去一位小女孩家进行了家访,她的爸爸、姑姑都近60岁了,爷爷奶奶已经80多岁了,妈妈在她一岁时就去世了,家里只有她一个孩子,家中房子还是三十多年前建的,门、窗户、电视机等都已经被时光磨得遍体鳞伤,厨房更是十分简陋,一个小小的炉子承载起了一个家庭多年的口粮任务。谁会想到一个阳光乐观的女孩背后竟藏着这样一个秘密,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只是这样的成长过程无不令人心碎。全国各地还有更多这样的孩子、家庭在等着我们去帮助,虽然我们无法改变他们的家境,但是我们可以引导孩子们做出正确的抉择,选择更加美好的未来。
“老师,之后你还会来么?”
“老师,以后我们还会再见面么?”
“老师,长大后我也要去当支教老师,帮助其他人!”
“老师……”
一句句催泪的话语不时回荡在脑海,我无法作出准确的回答,我不想毁掉一个孩子的希望,善意的谎言并不是任何时间都适用,我只是他们童年生活中的一位过客,不应带走他们一片云彩。
车到站了,是时候下车了。
在这段难忘的支教经历中,我收获了一份珍贵的团队友谊,我们相互鼓励,相互促进,共同进步,以嘻嘻哈哈结束每一天,正是有了他们,才让我的支教生活增光添彩。我看到了孩子们阳光快乐的一面,也看到了孩子们悲伤痛苦的一面,看到他们每天兴高采烈地上学,仿佛看到了儿时的自己。孩子们的未来是绚丽多彩的,不要留恋眼前的故事,诗和远方才是你们的目的地。
七月骄阳似火,恰似我们那颗怀揣着青春与梦想的心在灼热的燃烧着,激情的跳动着。希望我们的支教活动能在“永远跟党走,青春奉献祖国”的伟大事业中竖起一面旗,引导孩子们立志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通讯员 金宝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