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感悟收获 >> 正文

乡言尽头是传承

  为更好保护和传承地方方言,留住乡音童谣,2022年7月9日,我跟随安徽师范大学教育基金会“一缕阳光”“徽韵古情,探寻乡音”安徽方言童谣采录调研团队来到安徽黄山市歙县寻找发音人。伴随着屯歙6002城际公交专线的提示音“前方到站,歙州广场,下车的乘客请注意提前按铃……”我来到了徽州古城,开始了暑期调研行。

  在这次调研中,我分别邂逅了徽州民歌与徽州童谣,对徽州方言的发展变迁、徽语特点以及徽州方言传承保护现状都有了新的认识。

图为徽州古城内的阳和门。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潘一冰 摄

  邂逅·新安江畔浅吟低唱的徽州民歌 

  我们拜访了住在谯楼上的老先生——省级徽州民歌传承人凌志远。凌爷爷虽已年逾古稀,但精神矍铄,对我们的来访和采录表现出了很高的热情。

  经过采访,我们了解到,凌爷爷多年来一直从事徽州民歌整理、收录、演唱的工作,坚持到各地进行徽州民歌演出,并出版了很多徽州民歌民谣方面的书,同时还在新安小学教孩子们用地道的方言唱徽州民歌。

  为了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徽州民歌,爷爷特意换上了演出服,弹起他钟爱的阮,为我们弹奏了《正月十五看龙灯》和《对答山歌》等民歌。

  “正月里十五呀月如盆,东村西村呀嬉呀嬉龙灯。十有九户男在外,生意缠身难回家门。正月十五为妻呀打扮看龙灯,姑姑嫂嫂都去看龙灯……”这首歌既生动地描绘出了正月十五元宵夜人头攒动、乡亲们相约看灯、热闹喜庆的场面,同时也展现出了徽州男子常年在外经商,女眷节日思亲的创作背景。正月十五看龙灯,正月十五也思亲人。

  如果说《正月十五看龙灯》是徽州节日民歌的代表,那么《对答山歌》则是徽州地区传统山歌的典型。说来惭愧,以前我常听电影《刘三姐》中的经典对歌片段——“什么水面打跟头嘞诶啰啰啰,什么水面撑阳伞嘞诶啰啰啰”,但是却一直不知道其实自己的家乡也有山歌。

  “什么尖 尖上天? 什么尖 尖在水边? 高山尖 尖上天,菱角尖 尖在水边”,山歌是人们在田野劳动或抒发情感时即兴演唱的歌曲,是人们最真挚最质朴情感的自然流露,是大山最自由的孩子。抬眼便是山,倚首便是水,这首山歌精准地描摹了徽州与山作伴,与水为邻的地貌特征,将徽州对乡土深沉的热爱和依恋刻画得淋漓尽致。

  听完凌老先生的演唱,我对徽州民歌有了新的认识。徽州民歌是徽州民俗文化的“活化石”,它可以是节日时热热闹闹的哼唱,也可以是嫁娶现场嘹亮的礼歌,还可以是山野地头你问我答的对唱,载满的是徽州老百姓的家常。徽州的山水长什么样子,徽州的嫁娶礼堂是什么样子,徽州的元宵节又是什么样子,全都写在民歌里了。

  时间会慢慢溜走,但是先人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对节日的庆贺、对人生大事的理解会始终镌刻在歌里曲里,传给一代又一代后人。正是有凌老先生这样常年奔走于民歌大舞台的“传人”在,这种宝贵独特的民俗文化才得以被传承发扬。徽州山美水美,歌也美,徽州民歌不仅需要“活下来”,还需要更多人“唱出来”。各个村落的民歌都是宝贵的文化资源,封存的是各个村落的“文化记忆”,希望通过新媒体和科技手段,这些民歌都能被制作成音视频和文字材料,被新一代唱响。

  飞檐之下,阮弦轻拨,采录的第一程,我们邂逅了新安江畔浅吟低唱的徽州民歌,一首曲,一阙词,日子的酸甜苦辣和节日的热闹喧嚣便被尽数体现,叩开了我们重识徽州方言的大门。

图为徽州民歌传承人凌志远先生的寄语。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潘一冰 摄

  体味·街头巷尾充满烟火气的徽州童谣 

  倘若民歌定格的是最盛大的节日和最质朴的情感,那么童谣装下的就是孩提垂髫最纯粹的欢乐。为采录最地道的徽州方言童谣,我们启程拜访了深渡镇一位九十多岁的爷爷。在采录童谣的过程中,爷爷热情高涨,第一首《磨豆腐》是以前老百姓在磨豆腐时唱的歌,爷爷拿着话筒,很开心地唱起了“咕噜噜 咕噜噜 那是做什么?那是磨豆腐,豆腐原是好菜蔬,……”在爷爷的歌声中,上世纪村子的老旧磨坊里,百姓们边唱歌边磨豆腐的场景也渐渐浮现。

  虽然从小我就是说着方言长大,对歙县话并不陌生。但是这次采录中,认真审视爷爷奶奶口中的童谣,仿佛我自己也被拽进了上世纪的弄堂天井里,三两小童围成一团,或是你画我猜,或是嬉戏打闹。 “一个姑娘千只脚”“红线绿线接地走”,不光猜谜语,那时候的打坝,榨油都会伴着嘹亮的号子“大家齐动手呦,今年造水库,明年保丰收”“大也有油,小也有油,不大不小是快快打,慢慢流”,劳作也好,打闹也好,那时候的童谣号子藏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里,陪着大家走过或喜或悲,或乐或伤的年岁。

  细品这些童谣民谣,从前那些车水慢的日子逐渐清晰,衣食住行的一幕一景,唠嗑劳作的一颦一笑又再次浮现眼前。我们好像看到了那个时候的村子,鲜妍明媚而又涌动着人间烟火气。

  平时和家人通电话时,室友总说徽州方言发音很特别。经过这次采录,我才认识到:徽州方言最独特的地方并非仅仅只是其独特的发音,而是其背后广博丰富的徽州文化。徽文化作为中国三大地域文化之一,是如何成长与发展的?徽州百姓面对山多地少的自然环境,是如何养活自己的?享有“东南邹鲁”盛誉,素来人才辈出的徽州,百姓是怎么教育孩子的?

  很多问题,都可以在童谣中找到答案。一首首童谣背后,藏着的是千百年来徽州地区劳动人民独特的风俗文化与价值观,映现的是千百年来徽州地区老百姓的生活百态。

  童谣民谣,传唱的是时光,歌颂的是美德,《扁担歌》里说“扁担两头尖,日日吃新鲜,三日不挑担,饿得脚朝天”,这是要孩子们节俭勤劳,唯有勤劳,才能克服恶劣自然环境带来的挑战;《读书谣》里唱“推搡哥,莫搡郎,打发孩子,进学堂。读了三年书,回家考个状元郎”,这是要孩子们认真读书上学,唯有重视教育,一个地区才能人才辈出。这些五彩缤纷,各式各样的童谣民谣,与徽州民俗一起,塑造了徽州人传统的价值观,共同丰富了徽州的乡土地域文化,丰盈了徽州百姓的劳作生活。采录的第二程,我们体味了村头巷尾传唱百年写遍人间折射百态的徽州童谣。

  研读·采录只是一颗留住乡音乡愁的种子 

  实践的最后,我们前往黄山市语委办探究徽语的秘密,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研读了《徽州方言》一书,对徽语分布、徽语特点、徽语起源,绩歙方言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上古的“蛮夷”(百越)和汉代山越人的话应该是古歙黟的早期语言。永嘉之乱以后,中原大批汉人南迁,他们带来了汉人的文化习俗,也带来了强势的汉族语言。明清以来,徽州方言又受到了周围方言(吴语、赣语和江淮话)的影响,增强了表现力。而且书中提到的绩歙片方言爱用重叠形式称呼小动物和复合名词,也是我从前自己在说,但却没有意识到的一点。蜘蛛叫“蛛蛛”,“虾”叫“虾虾”,斑鸠叫“咕咕鸟”,鱼鳔叫“鱼泡泡”,冻疮叫“冻冻气”。

  相比于普通话,这些重叠的用法显得尤为独特。而这些独特的用法,正是徽州先民在千百年的劳动生活中慢慢创造出来的成果,是徽州先民们智慧的结晶,是数种语言融合演化的见证,是一笔流动的文化宝藏,更是一代又一代人徽州人文化和血脉的传承。

  此次回乡调研,我也遇到了一些困难,有的老人家记得的童谣数量不多,只回忆起来几句,有的老人说的是现在较少使用的说法,有的字词不太能理解其意,而稍微年轻一些的村民,小时候说的不多,对传统童谣已没有什么印象了。徽州方言童谣的传承保护,正在面临一场危机,需要更多年轻人行动起来,留住乡音乡愁。

  乡音深处藏乡情,乡言尽头是传承。乡音乡言,既是乡土对子民的深情呼唤,又是乡人对故土的无限依恋。徽州童谣和民歌,都是架构徽州人代代记忆的桥梁。近年来,随着进城务工人口日益增多,普通话日益推广普及的大潮,很多地方的方言正陷入一种“无人会说”“文土夹杂”“方言流失”的窘境里。采录,仅仅只是留住乡音的一颗种子,要拯救故土的方言,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只有更多的人参与进守护乡音的行动中,真正扎进方言的沃土中,不忘乡音,方言的危机才能解除,大家才能真正做到“说方言 传乡情”。(通讯员 潘一冰)

责任编辑:蒋宇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