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感悟收获 >> 正文

三间烟熏火燎屋,一个千锤百炼人

  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打铁匠已经很少了,而位于许昌市区新兴路与灞陵路交会处的孙黑铁匠铺却名扬中原。2022年,我作为“河小文”非遗产实践调研团成员前往孙黑铁匠铺进行调研活动。站在屋外,可以看到许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标识。阳光透过房顶洒进昏暗的工作间,孙福强又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烧红的炉火映衬着他的脸,伴着“铛铛”的打击声,在飞溅的星火中,一把菜刀渐渐显现雏形。受到现代工业浪潮的冲击,打铁这个古老行当逐渐被人遗忘。但在市区新兴路西段,孙福强依然守着这个“原汁原味”的打铁铺,门匾上“铁匠世家”四个大字,格外醒目。

图为铁匠铺内的打铁工具。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贠苗钰 摄

  “我爷爷、父亲与叔叔都是从事打铁行当,他们是我的领路人,把全部心血都倾注到了我身上。”孙福强说,“到我这一辈,也就我喜欢打铁。我是从13岁跟着父亲和5个叔叔学习打铁,打了这么多年也习惯了,不管有没有生意,每天都要打一下,当是乐趣吧。”走进孙福强的炉铺,仿佛走进了一家冷兵器店:身形刚健的菜刀、舞起来虎虎生风的大刀,还有外形美观的短剑、气势不凡的青龙偃月刀,以及方便实用的钉耙等农机具。“我本来长得就比较黑,又成天烟熏火燎的,大家就给我取了个‘孙黑’的别名。听着还怪顺口的,我就顺手拿来做成我的商标了。”为人直爽的孙福强笑着介绍,经年累月,淬火成钢,“孙黑”的名气也算是在中原打铁匠中传播了开来。

  铁匠孙黑自13岁开始就学习打铁,打铁手艺远近闻名,他打制的菜刀是孙黑铁匠铺一家独有的夹钢菜刀,两边是铁,中间是钢,这是孙家传承了近100多年的独家秘笈,也是孙黑本人最值得骄傲的地方。他介绍道,他的古法制刀技艺,是通过炼钢、折叠锻打、夹钢、打刀胚、热平、冷平、整形、起口、淬火、开锋、打标、装刀柄等制作工序而来的。一块废弃或完好的钢块,经过他的手淬火、锻造后,都会变成一件冒着丝丝寒光的刀具或农机具。2016年8月,他制作菜刀的技艺列入许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谈起这些,孙黑脸上总会露出自豪的笑容。

  随后,孙黑又带着我参观了打铁空间以及打铁工具,我也参与到了打铁的过程中去,亲身体验打铁的乐与苦,自以为是的不平凡不过是平凡,时刻激励的平凡方能造就不平凡。孙黑说打铁虽是体力活,但对他来说并不是一件枯燥的事情。因为热爱这一行,他常常把自己打造的物品当做工艺品来欣赏,这样工作起来就更有动力。他的工作就是在平凡中做到不平凡的技艺。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与到打铁的过程中,亲身体验打铁的苦与乐。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贠苗钰 摄

  在调研的过程中,铁匠孙黑与我分享自己的生活,荣誉等,在最近孙黑还获得了“魏都工匠”的称号。但他并没有因此而骄傲,孙黑为成员介绍菜刀期间,一位乡亲过来想要孙黑帮自己磨一下菜刀,孙黑爽快地答应了并且没有收取磨刀费用,哈哈一笑,把磨好的菜刀递给了乡亲。

  “三间烟熏火燎屋,一个千锤百炼人。”这幅贴在铁匠铺门口的对联也许就是对孙黑生活及本人最好的描述。千百年来,铁匠都是在炉火中锤炼着力与巧、勇与毅。“打铁不仅需要胆识和勇气,更需要坚韧的意志和吃苦的精神。”在孙黑的眼里,打铁不仅是一门手艺,更是一种优秀的文化艺术。通过此次调研,我不仅深深受到孙黑吃苦耐劳生活态度影响,还更深入地了解了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明白了青年一代需要接力传承,创新与传承并行,复兴与富强并进。(通讯员 贠苗钰)

责任编辑:蒋宇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