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17日,合肥工业大学“星火皖南”孤峰村文化产业调研实践团队来到王直助教中心。在对王直老人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我们来到了他的住处,找到了他,了解到了一些过去发生的事情。
在初到时,王直老人连忙起身迎接我们,我们也赶忙说明来意。虽然老人已经89岁高龄,但当我们说出我们来自合肥工业大学之后,他仍能清晰地说出工大人上学期来的时间,并急忙翻出上一次来的人合影的照片,头脑十分清晰。老人对于各大高校来看望都有记录,不论是安徽、上海还是北京,各大高校学生都对于王直老人的事迹非常感动,纷纷来拜访老人,了解老人的一些故事与精神,王直老人也对此非常自豪。
图为王老为“星火皖南”孤峰村文化产业调研实践团队成员讲述图片中发生的事。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魏浩同 摄
在交流过程中,我们了解到该助教中心于1996年成立,然后王直老人向全国部分新四军老战士、文化界朋友发出三百封求助信件。筹集资款资助因经济原因无法继续上学的孩子,并辅导同学们的假期作业。改变这些孩子“生活上无人照应,行为上无人管教,学习上无人辅导”的现状。
王直老人还给我们看了一些孩子们的照片,当看到一个小学摸样的学生时,老人颇有感慨说“这孩子已经上大学了”。对于这一张张照片,老人如数家珍,他记得这每一个人的努力,并且有些现在还在联系。他说:“救一个孩子,等于救了一个家庭。”“只有读书才能改变他们的命运”。老人在全国各地各界慈善人士的支持下先后二十几年一共对1000多名老区特困学生寻得了一对一的资助,资助总金额超过了240万元。
不论是老人为孩子们做的一切,还是这种精神的产生,都是一种时代的传承,这是感恩的传承。他说他曾经也是一个热血喷张的文学青年,不过因为一些特殊原因被打发到农村当农民,不过善良的村民知道他不会农活,就派给他最轻的活,这份淳朴的爱也一直藏在他的心底。于是,他要向农民感恩,要是能帮助这些流浪的农民工的孩子,那就是实实在在的感恩行动。他的回馈也如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
这一份“感恩”,他坚持了二十几年,坚持募捐供孩子们上学,坚持为孩子们解决生活上的、学习上的难题。每当看到孩子有所成就的时候,他就十分高兴。有人问王直:你拿着退休工资,吃穿不愁,管这些“闲事”你图什么呢?王直总笑着说:“人活着总要有点追求,有点社会责任感啊。”就是这一点追求,这一份社会责任感,老人一干就是二十几年,他心中一直记着这一份恩情,正如古语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或许这算不上“涌泉”,但正是这二十几年的坚持,改变了许多孩子的一生,也改变了他们的家庭的命运。
前几年,王老因劳成疾,仍抱病工作,他说:“早在20年前我就承诺过,只要还有一个留守儿童,我就不会放弃当初的承诺,认真办好学,用心关爱好祖国的‘花朵’,帮他们更好地走过童年。”如今,助教中心已无留守儿童,王老的任务也算告一段落了。而这份感恩却是永存的,是会一代一代传承下去的。
我们要学习这种感恩的精神,将这份精神传承下去。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让爱传递下去,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就让这份感恩“星火相传”。
图为王直老人与“星火皖南”孤峰村文化产业调研实践团队合影留恋。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魏浩同 摄
未来的日子里,不论经历什么挫折磨难,什么艰难险阻,若有人竭尽所能来帮助我们,我们就要怀有感恩的心,带着微笑去面对一切,就像如今王直老人用他自己的方式来感恩过去村民的帮助一样,我们也要想办法去感恩那些帮助我们的人,用这来治愈他人,也治愈我们自己。(通讯员 娄泽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