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感悟收获 >> 正文

将汗水挥洒在田野大地上

  为深刻领会为什么要推进乡村振兴、如何推进乡村振兴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关注和参与乡村振兴事业,讲好乡村振兴故事,2022年7月至8月,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山海乡村振兴实践团以海南省施茶村和永兴镇为实践地点,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以“农村物流与乡村振兴”为主题的社会实践。

  能参与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于我而言,是一次偶然。临到考试周的前几天,译匀同学通过我的校友联系到我,说想找一位北外的山东老乡,一起做这个社会实践项目。简单聊了几句后,我便欣然同意。

  此时团队已经有了较为清晰的项目方向,项目的发起者(也是后来的领队)菁华同学也在着手研究有关文件。几天时间里,我们就组建了一个六人团队。在之后的团队的分工中,我提到我比较偏好文字处理方面的工作,因此我主要负责团队会议的记录、大部分报告和推送的撰写以及最终文件的整理。受疫情防控的影响和个人行程的安排,我归属线上组的成员,所以也会做线上组分派到的任务。

  我在此次活动中的感悟收获,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整个团队运转过程中的感悟收获;另一方面来自具体的实践内容。

  先来谈谈团队带给我的感悟收获。人们常说的一句话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我感触良多的一点便是,虽然我们只是一个由六位大学生组成的业余小团队,但是在运转过程中尽量做到了规范化和流程化。在组织架构上,我们有系统完备的成员分工表,记录了每一位成员的具体职责。在开展工作前,我们也都提交了各自的述职报告。在活动记录上,我们团队的每一次会议都会有专门的书记员(多数情况下是我本人)做会议记录,每一次工作的部署安排基本上都会形成对应的文件。成员们各司其职,各尽所长。这种“程序正义”般的团队运转给我一种务实理性的美感。特别是,这种规范性是在没有严格要求的情况下自发形成的。我也被这种氛围所感染,从而畅快地投入到自身工作中去。

图为实践队员在工作。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尹成我 供图 

  而团队中,对我影响最大的就是我们的领队了。我一直认为,一个团队的领导核心是团队的灵魂人物,她的做事风格和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着整个团队的发展动向。事实上,我刚才提到的这种务实和规范的团队风格,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领队的影响。因为这种“社会实践项目”,是敷衍了事,还是认真细致,全凭团队自由发挥。而我们的领队从一开始就把工作基调定在了后者上面。团队运转的最初设想和每次会议前的具体规划基本上都是由领队发起和推动的,领队的思路很全面,而且也很看重落实,几乎每次会后都会在群里反复督促成员,她会积极联络实践地负责人、也会详细地起草会前的重要文件、更会不厌其烦地讲解一些注意事项。如果说团队中谁丝毫没有倦怠过,那一定是我们的领队。她始终发挥着领导核心作用,这种态度也很大程度上感染到了我。平心而论,要让我当这个领队,肯定不如她当得好。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其他团队成员也各有专长,也经常提出很多建设性的意见,他们的专业能力和工作态度也是这个团队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动力。

图为团队成员在施茶村采访当地村民。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陈业欣 供图

  再来说说具体实践和工作中的感触。我们团队的工作量比较大,而我又属于比较自由懒散的人,所以工作多的时候也时常会抱怨,不过回过头去看一眼我处理过的文稿,总的来说还是有一种自豪感和成就感,至少这个假期没怎么浪费,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自己的惰性。就项目内容上来讲,我们团队把目光投向了比较陌生的“乡村振兴促进”领域。事实上,这次活动也在很大程度上增进了我对农村各个方面的了解。特别是团队成员和永兴镇的陈书记的相处让我很受触动。

  陈书记是一位返乡助农的大学生村官。他提到永兴镇的荔枝业很发达,但在以前都是收购商以极低的价格收购果农手中的荔枝,并以高价转手售卖。辛辛苦苦的果农们并没有成为荔枝产业的最大受益者,这让陈书记很受触动。他在大学就从事了有关荔枝产业方面的研究,毕业后他返乡助农,推行了很多措施,为广大农民争取到了很多利益。

  当平日里只能从新闻报道中见到的那类人,却在我的现实生活里出现的时候,我是震撼的,是感动的。陈书记是青年、是大学生,他和我们有过一样的标签,并做出了让我敬佩的选择。在活动结束以后,陈书记说了这样一番话:“我能做的有限,也需要更多你们这样的人宣传出去。”在会上,领队也作了类似的表达:“乡村振兴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或许正需要我们这样的实践团队去呼吁政府、呼吁社会,让他们关注。”这些无意中倾泻出来的语言,却让我陷入沉思。它们为我们的社会实践、为我们的田野调查赋予了灵魂。原来我们这样做,是有意义的,不是形式主义的。

  能帮到很多、很多善良的人们,我很高兴。(通讯员 尹成我)

责任编辑:蒋宇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