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实践纪实 >> 正文

浓香工艺百年传承,川农学子泸州酒厂行致敬匠人精神

  中国青年网成都2月3日电(通讯员 程焜佳)工匠精神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尺度、是中国制造前行的精神源泉、是企业竞争发展的品牌资本、是工作者个人成长的道德指引。1月28日,泸州酒厂调研团队前往位于泸州市区的泸州老窖旅游区了解国窖1573的前世今生,致敬世代酿酒人匠人精神。

  风过泸州带酒香,酿酒历史悠远流长

  据了解,眼前的文化浮雕图出自中国著名国画家马振声先生之手,全长79米,谐音“吃酒”。它展示了泸州酒业始于秦汉、兴于唐宋、盛于明清、誉满当今的发展历程。

团队成员参观酒史浮雕图。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程焜佳 摄

  一生只做一件事,世代相传终誉满天下

  中国白酒三圣:中国白酒以曲药酿酒、固态发酵、泥窖生香而享誉酒林。元泸人郭怀玉发明大曲药,甘醇曲,被誉为中国白酒制曲之父。明舒承宗始创泥窑固态发酵之法,开浓香型大曲酒酿制先河,誉为浓香鼻祖。一九一五年温筱泉酿制的泸州老窖大曲酒,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金奖,成为将中国白酒推向世界的第一人。

  郭怀玉14岁开始酿酒,钻研酒曲34年直至1324年发明出甘醇曲,自此,泸州被誉为浓香型白酒发源地。工匠精神,就是就是对自己的工作和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是一种情怀、一种执着、一份坚守、一份责任。在我们身边,匠人无处不在,他们是各行各业的从业者中,“倔强”而“ 执着”的那一部分人,他们的存在,让这个世界除了利益的追逐之外,多了一份单纯的诉求。历史长河中,个体生命的一生犹如渺小的一粒河沙,那些名扬天下,在时代的前进中仍然被记住的人们,都拥有这样一种匠人精神,以致灵魂散发着幽幽香气,似那浓香甘甜的白酒,为世代人所歌颂赞美。

匠人们在窖群旁工作。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程焜佳 摄

  四百余年未曾间断,老窖成就醉美1573

  对中国(固态)蒸馏酒来说,发酵窖池的使用年龄(通称为“窖龄”),对酒品的老熟程度和香味水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酿酒窖池使用的时间愈长,其形成的微生物环境愈出色,而这个微生物环境是酝酿发酵出优质酒的生化反应基础。这种特殊的,专为酿酒所形成的微生物环境,需要长期不间断地培养,加之特殊地质、土壤、气候条件等等,方能形成真正的“老窖”。

  据了解,十年以上窖龄方能产二曲,二十年以上窖龄方能产头曲,三十年以上窖龄方能称之为老窖,能产特曲,100年以上的窖龄才能产出1573国窖。窖乃酒之魂,老窖的使用不能间断,一旦停止使用3-6个月,微生物群便会死亡。相反,窖龄越长的酒窖,微生物种类越多数量越大,酒味越浓厚。1573窖群至今仍在使用,与至今仍发挥作用的都江堰并成为“活的国宝”。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正是酿酒匠人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对酒窖的经营管理,才得以成就今日的美酒佳酿。多少伟大的事业告诉我们,简单的事情重复做,做到极致即是对自我理想的实现。至今还在运作的1573窖群散发出甘醇浓厚的香气,述说着百年来世代人对理想的追求和守护,给世人生活与工作中最简单也是最重要的道理,勤奋、专注与坚持。

由泸州著名书法家倪为公题写的《百酒图》。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程焜佳 摄

责任编辑:聂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