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贫穷落后的蒿枝坪村来说,精准扶贫无疑就是让他们走上幸福生活的最好道路。这里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人们住在大山里,种植一亩三分地,赶集需要走很长的山路,即使是有车,路上也颠簸起伏,交通安全问题突出。住在深山里,交通不发达,市场狭窄,当地产业发展有限,人民都过着普通且贫穷的生活,多数人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还有很多家庭,因为扶持不了孩子的教育发展,思想也处于比较封建落后的状态,而使孩子小小年纪就放弃学业,跟着干苦力。
大家都过着这样普通的生活,入不敷出,生活难以为继,所以当地很多年轻人外出务工,留下了很多的留守老人和儿童,过着贫穷且孤独的生活。
图为成员访问脱贫后老人。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苏荣 摄
精准扶贫政策,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
在“十三五”期间确立了脱贫攻坚的坚定目标后,扶贫工作对准深度贫困地区,实施开展五个一批扶贫计划,乡村发展有盼头,有搞头了,吸引无数外出务工的农民工返乡抓住精准扶贫政策的机遇,积极发展自身,国家政府心系百姓,以精准扶贫落实各项部署,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减贫奇迹。蒿枝坪村也趁着精准扶贫的春风,搭着共同富裕的大船,走向了新时代。
跟随青年力量团实践团队一道,在蒿枝坪村实践的这几天里,我深刻的感受到了农村地区不再是空巢地区,不再是贫穷落后的代名词,老人小孩不再独居一处,那么孤独沉寂,大家欢聚一堂欢声笑语好好过日子,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自身力所能及的帮助,紧跟精准扶贫的步伐,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为脱贫而不断努力奋斗,发展特色产业,让自己家的生活越过越红火。孩子回来了,老人又有了依靠,幸福洋溢在脸上。我觉得这是大家脱贫以后,农村地区出现的一个最让人感动的方面,这样老人小孩不再孤独,一个家庭的发展变得更加有力,所有人的生活变得更加有盼头。
图为老人在摆摊卖自己种的小菜。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苏荣 摄
脱贫奔小康,幸福又满足
我高度关注两会,总书记多次强调以人民为中心,要让人民过上好日子的理念,更重要的是在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以后,继续引导百姓真正做到不返贫。
这些话让我尤其感动,这也是促使我三下乡走进基层寻常百姓家的最原始的动力,党和国家总是把人民群众放在最高位置,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实施计划的前提。尤其是这次来到了农村地区进行了这个调研实践活动,我更加感触良多,实践最后一天线下采访老人,老人带着彝腔热情地回答我们的问题,带我们参观房子,田地……我看到了无数老人脸上说不出的那种幸福的笑容。只要我们一和他们讲话交流,询问有关扶贫脱贫的问题情况,“扶贫脱贫”等字眼刚出,老人们总是激动得不停地说着感谢党和国家,这一句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话,却让我听出了老人心里无法诉说的幸福和满足。
我生活在贫困地区里,我知道党和国家对老人的关爱是多么的无微不至,总是在节假日里送来很多慰问品,不时地传达他们的关心,我想,给予的是他们很多物质上的帮助,但这已经不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了,这些已经进入了老人的心灵,让他们在心灵层面得到了莫大的帮助和感动,他们是苦过来的老一辈,他们见证了社会生活由艰苦到幸福的历程,他们见证了整个扶贫攻坚政策的开始到成功,他们见证了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见证民族和谐富强,他们的爱国情怀被无限的激发出来了,他们的幸福感和满足感被无限的塞满了。
曾经在那个吃不饱,穿不暖,一家几口人穿一条裤子上街的社会走过来的老一辈们,在新时代感受到脱贫之后的生活给他们带来的幸福和满足,那是他们无法简单用三言两语言说出来的情感体验。
图为老人在拔挡着道路的杂草。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苏荣 摄
在整个实践过程中,每次采访老人的时候,我是最激动最感动的,他们的脸上留下了岁月的痕迹,他们说出的每一句话是渗透了历史的轨迹,我无法回望他们的过去,可是我看到了他们现在的幸福和满足的样子,他们在幸福生活里依然不放弃生存的发展,他们闲不住,他们总能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劳动活,共同谋发展,谋未来。他们的话十分朴实,没有高谈阔论,他们的脸上的笑容是如此的深刻,总是说着“感谢党和国家,让他们过上了好日子,现在吃得饱,穿的暖了,生活越来越有盼头了。”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却渗透着无限的情感。
在这个社会,老一辈是最容易满足的,可能是几块钱,可能是几斗米,有可能是几两面……他们就会乐得开怀大笑了,更何况是扶贫攻坚政策,让他们过上了好日子,让他的子子孙孙们看到了未来的希望,更让他在这个新时代感受到了国家的力量。希望老人越来越幸福洋溢,生活美满。
实践结束,临走的时候,老人一直望着我们离去,笑着目送我们,笑着,多么幸福,多么满足。我心里暖暖的,多好呀!脱贫后,他们眼里总是住着幸福和满足。(通讯员 苏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