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感悟收获 >> 正文

万家灯火里,故事载真情

  2022年7月10日,广东医科大学思忆“三下乡”织梦队开展线上结合线下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志愿者在贵州安顺开展了包括MES量表筛查、手指操教学、故事分享、电影推荐等在内的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

  万家灯火,承载世间百态人情。通过这次的“三下乡”,我不仅重新认识了我的家乡,而且通过与老人的交流,我得到了对于人生、生活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本以为是我带着知识、陪伴来关爱这些老人,但其实是他们深深治愈了我,生命这一里程——这样的经历,丰富而深沉。

  人间至味是清欢

  有这样一位老人——多愁善感,读过少许书,信佛。我想年轻时,她一定是一位美人。在我与她进行故事分享环节的时候,奶奶口齿伶俐,过往不论好坏,从她口中听来却像是说着别人的故事般。如此智慧,吾之所幸。

  在做完量表与手指操之后,奶奶便与我分享起她年轻时的故事。年轻时嫁到他乡,从此他乡变成了故乡,磨了一生,苦了一辈子,死了二女儿,家乡人基本只剩下几个小辈。

  奶奶对我说,“年轻时拼了命去生存,因为家里成分不好,批斗会上从来少不了我们家,如今积劳成疾,药不离身。”老人养大了两儿两女,或在生意场上拼搏;或在教育事业奉献终身;又或兢兢业业劳作……后来老伴患上脑梗,鬼门关走了一遭,现在全靠奶奶扶持着。

  话语有时候道不尽过往悲欢离合,而今却觉一切尽在不言中。我十分感动,也许动容于奶奶坚韧而尽情绽放的一生;也许感慨于她说那一句“万万没想到有如今这太平盛世”;也许是敬佩她蕙质兰心,培养出那么务实真诚的孩子……这样的一位老人,其身上所展现的智慧,所有的经历沉淀于一个小小的身躯里,而这小小的身躯里,蕴含着最深邃的灵魂。

图为队员杨钊测完量表后与老人合照。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杨钊 供图

  从奶奶的身上,我体会到的正是人间至味是清欢,世事令人眼花缭乱,我们年轻时所渴望的波澜壮阔,最终抵不过自己内心的从容与淡定。反观自己,反观社会,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和平年代,我们能做的也许只是不停的向上走,但是不能利欲熏心,更不能不择手段,所以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得要有精神上的补充,一个人要拓宽人生的厚度与宽度,离不开精神的丰饶。如此才能走之长远,方可不被乱花迷眼。

  不遇病痛,不知命贵

  在此次的走访中,我发现老人们基本都是有至少一两种疾病缠身,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位腿脚不便的老人,她是直接腿不能走,只能通过轮椅,或别人搀扶。这位奶奶属于那种心直口快型,每每发言必引得周围人哄堂大笑。总说人最难得糊涂,在我看来,这位和蔼可亲的“顽童”正是难得糊涂。

  奶奶早已生死看淡,总是笑着说:“当着孩子们的面不敢说,其实总觉得活到这岁数,不如死了算了。”我突然想到史铁生与他的母亲,那一行行文字从心底泛起。我想没有人会不愿意好好的活着,老人的“求死”只是为了不给年轻人添麻烦,所以她总表现出乐观的样子,叫孩子们不用担心。可怜天下父母心,世间所有母亲应该都是如此吧。后来谈到身体,老人语重心长的嘱咐我,说一定要保护好身体。以前年轻时劳累过度,现在导致身体不好,自己受罪不说,还怕负累了孩子。

图为队员杨钊在与老人做手指操。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杨钊 供图

  我长舒一口气,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年轻不知爱惜自己,只用身体去拼,后来发现年老的无奈远比年轻的失意更加无助。年轻时可能失去一些机会,可是却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临了了,无病一身轻。老人的“懂事”让人心疼,可是却也无可奈何。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养生要趁早吧。

  志愿服务将近尾声,总的来说,我是满载而归,带着探访的真事儿与真情,带着故事。万家灯火,以前在外看,只是一眼繁华;而今从内看,或许不再繁华,但是却有真实的人间烟火情,别有一番风味。(通讯员 杨钊)

责任编辑:蒋宇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