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实践纪实 >> 正文

西安学子走进青海 感悟扎根高原的家国情怀

  中国青年网西安8月22日电(通讯员 董艺婷 张千一 陈振兴)当一个人对高原的坚守成为一种习惯,对家乡的建设成为一种情怀,那他们就是扎根祖国西北,支援家乡建设最可爱的人。7月21 日,西安科技大学2018年暑期大学生赴西部“行一带一路.悟西科精神”实践团走进青海西宁,寻访工作在普通岗位上的校友,通过交流访谈,感悟他们扎根基层岗位的精神和支援家乡建设的情怀。

  马建民,西安科技大学2006届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校友,大学毕业以后,一直在家乡青海从事电信网络建设工作。曾经几次他都有机会去往更好的地方发展,但他始终不为所动,不忘初心,从来没有动摇过支援家乡的决心。

  实践队员在与马建民交流。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陈振兴 摄

  十二年如一日,当坚持成为一种习惯。

  “不怕物质匮乏,就怕心灵匮乏;吃苦是一种经历,也是一种收获;大家还年轻,不要过于在乎工作的辛苦和得失。”在谈到在青藏高原十二年如一日的坚守时,他思考了片刻说道。

  “还记得那是2007年,因为大雪封山,没有车、也没有路,我和朋友们整整7个月都没有走出这片荒漠,物资匮乏的时候只能用牛粪作燃料取暖。”对于这样艰苦的工作环境,他始终没有一句抱怨。就在队员们还在想象7个月走不出的荒漠是什么样的场景时,他接着说:“青海处于高原地区,高寒缺氧,自然条件相对其他地方要恶劣的多,以前的生活水平也不高;而就是这样艰苦的环境和条件让我们从打小就学会了艰苦奋斗,学会了忍耐和坚持。”马建民的一番话让队员们对青海、对高原又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交流中,队员们了解到虽然当时条件比较艰苦,但正是这种坚定的信念支持他一步步克服困难、扎实工作。

  一年200多个日日夜夜,没有豪言壮语,只有实干苦干,他像一粒朴实无言的种子,扎根泥土,努力开出最香最美的花,给这片土地和家乡的人们带来芬芳。

  有多少次机会,因为扎根高原而放弃。

  队员们了解到,在一干就是十二年的工作岗位上,马建民从来没有动摇过这种服务家乡的信念,从来没有想过要离开这片高原。当问起“是什么支撑着走到今天,面对更好的机会而不心动?”时,他讲到,一方面是在从小培养的吃苦耐劳的品质,另一方面是与当地淳朴热情的藏族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由于工作原因,我回到住所时常常是深夜,食堂已经关门了,热情的藏民们经常会重新给我生火做饭,这个时候一天的疲惫都会一扫而光。”他动情地说。在交谈的过程中,他还向队员们展示了他工作在雪山和戈壁滩,以及他和藏民们联谊的视频。

  在回忆起自己从大学毕业到现在面临过的很多选择时,他说:“现在许多大学生选择在大城市就业,主要是因为发展机遇比较多;愿意回农村去基层的人还是比较少;但我觉得,还是应该保持支援家乡的情怀,这样在避免家乡人才流失的同时,也有助于促进家乡的更好发展。”通过交流,队员们了解到,马建民当时就是抱着这样一种想法,在权衡了个人发展和家乡建设之后,选择了来到这片土生土长的地方。“在这些年有很多的机会去发达城市发展,特别是在前几年,不论是工资待遇,还是晋升通道都不青海要好得多,但我想着自己本来就是青海人,为了家乡付出是应该的,也是自豪的;那结果自然也就是放弃了一次次的机会。”他平静地说。

  队员们感触到,扎根青海已经和他的工作生活融为了一体,不存在遗憾,这可能已经是他生活与生命的一部分。

  发扬意志品质,争做有为青年。

  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动对增进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马建民所坚持的,按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我是青海人,我不建设谁建设,我不行动谁行动”、“吃苦是一种经历,也是一种收获。”他身上所具备的这种意志品质正是当今社会所需要品质,就像总书记所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在与他的交谈中,队员们深深地被他们扎根青海、艰苦奋斗、勇于拼搏的精神所感动。

  在交流的最后,他建议实践队员们要珍惜大学时光,不要怕吃苦,年轻人要稳定心态,不断努力,不断进取,在逆境之中学会成长;现在自身欠缺的东西可能恰恰是以后工作中最需要的东西,所以一定要抓住现在一切可以学习的机会去完善自身;而家乡建设、行业建设、祖国建设正需要这样默默付出的人。

  实践采访会告一段落,但实践的意义不会就此止步,学习也不会就此结束。不论是实践队员,还是青年学生;学习他,就要学习扎根基层,甘愿平凡的实干精神;就要学习舍我其谁,支援家乡的家国情怀。

  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新时代的青年学生都要把建设家乡的情怀融入到个人的追求中,把个人追求自觉融入到工作和生活中,把满腔的热情与理想抱负,转化为做好手头工作的强大动力,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在奋斗与拼搏中不断升华。

责任编辑:李华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