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实践纪实 >> 正文

游雷畅故居,品中华之美

  中国青年网乐山2月21日电(通讯员 胡海洋)“太气派了!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宏伟的古建筑!”“是啊,太震撼了,从没有亲眼见过这么漂亮的古建筑!”在雷畅故居大门前,几位游客发出这样的赞叹。近日,四川农业大学管理学院“筑梦.见证者”团 队队员胡海洋随当地导游来到久负盛名的雷畅故居——也是当地的民俗博物馆,感受中华传统民居以及民俗文化的魅力。

  翰林故地,彰显大家风范

  队员了解到,这里是中国民间闻名的“九子十翰林”的典故所在地。传说雷畅的9个儿子饱读经书,聪慧过人,先后被乾隆钦点为翰林院编修,就连唯一的女婿也被御赐翰林,因此有脍炙人口的民间美谈——“九子十翰林”。

  雷畅故居位于井研县城南3公里的千佛古镇,该民居距今已有约两三百年的历史。1986年,被乐山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重点文化保护单位,2007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建筑大门向西,背山面水,崇坦环抱,气势雄伟,远处望之,俨然城堡。围垣高4米,厚0.6米,周长共450米,皆由石块砌成。故居垣内占地面积为13664平方米,建筑面积为6733平方米,共有天井十二处,房舍121间。它是目前川西南地区规模最大,保存较好的一处民居。

  古色古香,感受传统魅力

  站在故居大门前,可见大门之上,写有“忠”“公”二字,导游向记者介绍说,这是雷畅告示后人须要“忠诚国家,为事公允”。从大门直上登3级台阶始达后堂,整个建筑布局严谨,结构牢固。堂、庞、庭、院左右对称,柱、础、斗拱、横梁、门窗等雕刻精美。虽然经受风霜洗礼,建筑已经染上了古朴的颜色,但仍能感受到当年金花彩置、雕梁画栋的景象,仿佛昔日雷畅家族典雅华贵之风采又浮现眼前。

  吸引游客们和队员的还有故居里大大小小,独具特色的天井。天井是四合院建筑的标志性景观。“天井”顾名思义,其形状如井,居于其中的人借此与天相通。它体现中国“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四水归堂”的财富观。具体说来,天井具有采光、透气、通风等作用。雷畅故居内共有天井12处,位于中轴线上的天井较为方正,左右各植一颗桂花树,寓意“富贵”;其余各处天井较为狭长,内植核桃树,腊梅树等作为装饰。行走其中,古韵油然而生。

 雷畅故居内景。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胡海洋 摄

  老旧农具,见证历史更迭

  导游带领大家来到前厅的农耕文化展示厅,这里陈列着从前人们耕作和生活的用具——犁头、秧盆、米筛、太师椅等。一个上了年纪的游客说到:“这些东西还是我小时候才看到有呢,现在都没怎么见到了,都用的是现代机械了!”

  这些用具已经老旧失色,从历史舞台退场。但木纹上的使用痕迹好像又让人重回传统农耕时代,看到农民们挥汗如雨,辛苦劳作的样子。诚然,这些器具已经不实用了,但正是有了这些凝聚先人智慧的器具,中华民族才得以生息繁衍,华夏文化方能代代传承。

  香美台柚,成就一方产业

  除房舍外,这里还有一片林园。林园坐落于房舍后山,由石板铺就的台阶纵横林园之间。随阶梯而上,鸢尾伏在石阶两旁,林园的面貌渐渐清晰。林园中树木以台柚树居多,还有桂花树及其他观赏灌木作为陪衬。

  导游说:“别小看台柚,这里面故事可多着呢!”台柚不仅与雷翰林有着极深的渊源,而且是海峡两岸人民友好情谊的见证。乾隆年间,雷轮奉旨巡视台湾,深受台湾人民拥戴。临走时,台湾人民纷纷前来送行。雷轮谢过金银礼品,单让随行的梅医生收下三株柚苗作为纪念。梅医生将幼苗带回家乡井研千佛梅家湾,栽植于自家门前,不几年便结了果。经过240多年的栽培,台柚已遍布井研,成为此间特产,声名远播,福泽后人。

  目前,井研县正大力推进以台柚为首的柑橘产业的发展,依托井研良好的自然环境生态,结合新农村综合建设、乡村风貌塑造和文化景观建设,创建四川省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促进农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

  徜徉雷畅故居,一步一景,光线明暗变换,让人感叹古人对建筑的高深造诣;驻足房舍书案前,眼前浮现出翰林学士挑灯夜读,奋笔疾书之态;观鉴农耕器具,品味中华五千年农耕更迭历史;漫步台柚林,感慨农村、农业、农民发展变化。雷畅故居在静默中诉说着历史,也激励着我们传承历史,创造历史。

责任编辑:聂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