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实践视频 >> 正文

宁波工程学院实践团:探古街古史 感宁波风貌

  中国青年网宁波9月15日电(通讯员 方聪)在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感知千年旧时光”——体验式古建改造申报成功的前提下,宁波工程学院社会实践项目“巷中史,居中见”——历史建筑与街区调研于5月24日展开前期资料收集,并于7月10日正式开始行动。在宁波市的古街与当前社会兼容性降低的现状中,团队本着保留古街风韵并满足城市发展的目的对部分街道进行重新规划分析的尝试。

  在社会实践的前期,队员们查阅了宁波市图书馆的大量资料,从茫茫书海中得到了七条古街的信息,为之后的总结获取素材。之后,分成三队各自走访了街道的队员们从当地居民口中询问、实地测量计数、拍照取材的方式中获得了宝贵的素材。后期,在科学的分工协作下,各组将素材整理分析,各自得出了古街改造建议和总结报告,并将成果制成展示板。整个社会实践活动历时数月,完成了从无到有的过程,并获得了巨大的成果。

  寻访古街,组员行动中

  团队成员分成三组前往自己的要调查的街道,包括了广仁街,孝闻街,永寿街,秀水街,苍水街,大桥街,横河街这七条街道。进行以取材为目的的实地考察。团队对街道立面、破旧率、车行道尺寸、人行道尺寸、人车尺度关系、景观小品、道路设施、防火设施、公交车站、路灯、绿化、历史建筑的现状等等进行了仔细的调研。并且结合历史文化、存在的问题等等向当地人了解了当地意愿。

  在走访秀水街的途中,组长带领着组员考察了一栋栋古建筑,并且以建筑学的专业知识向还是大一的学弟学妹们介绍了他内心的改造方案,和这个古街的一些不足之处。在路过一个老人的小屋时,走到老人的房前,向她询问这条秀水街的相关事宜。据老人介绍,秀水街是一条极其古老的老街,大部分建筑都是保留了原本的样貌,居住的老人则是占了大多数,很多人是从小就住在这条街道的,旧时的秀水街也算是一条比较新式的小巷了。“老人们在这条秀水街中居住,和秀水街一起变老,很符合我们的社会实践主题‘巷中史,矩中见’了啊!”,组长笑着向大家说道。

  不只是走访,在别的街道也会出现运用现代科技通过测量、拍摄的方式获取素材,许多一望而知自己能得到的素材,就没有必要再去询问了。所以不少组员主动承担起了测量数据的工作。苍水街、横河街、大桥街,三街各有不同但也有共通。秀水、横河、仓水三街这样排列下来,感觉就是一道改造前改造中改造后的实例图啊。同为宁波本地的建筑又同时符合了宁波本地建筑的特征。“原来建筑还有这么多讲究,我听了学长介绍后,感觉对建筑业的知识有了更加新的理解了。”在记者询问这次走访的情况时,有部分组员这样感叹道。

  头脑风暴,进度攀升中

  团队在专业教室进行整理与汇报分析。各个小组轮流汇报了对现状的看法以及有关改造的想法。虽然措辞略显生涩,但是还是有一番建筑人的风范的。

  现状分析总结:由于缺乏科学的引导,街道绿化效果不佳;沿街立面 居民建房随意性较大,导致建筑外立面形式多样,进退不一,缺乏整体协调感;广告招贴 现状广告多为门楣广告,形式色彩多样,部分破损严重,存在安全隐患许多电力杆或公共场所,张贴小广告现象严重;街道内无任何景观设施,多数适合营造景观效果的空间被闲置,堆放生活垃圾。

  改造设想:以建筑退让的形式营造阴角空间,形成景观小品或供人休息的小场所。立面材质颜色进行统一。在不同路段设置共享单车的停放。

  短暂的思路分享之后,各组开始进行自己的工作。社会实践的工作将会分配到各组自行完成,最后将要进行汇总,汇总的项目包括了su模型图,功能分区图,改造分区图等图形项目、以及各街数据汇总表格,现状分析文档等,并且将这些文件汇总,排版整合到一个文件中——社会实践总结报告。

  接下来团队在专教进行了改造方案的深化以及方案的扩初。对每条街道的改造方案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改造,并且用sketch up建模且出了局部的效果图。团队的改造意向为破旧建筑应拆除并重建,建筑风格要一定程度上贴近传统建筑等等。

  探寻古街,成果尽显

  接着团队在专教将改造设想付诸于实践,出局部效果图以及改造示意图,并且对前期的实践进行了一定的总结。最后,在队员不懈的努力下,制作出了优秀的成果展板以及每条街的调研报告。

  在本次的社会实践中,团队通过了测绘、走访、数据整理、后期排版等工作得到了能力的提升,并通过对各种工具的应用,提升了个人的专业课能力。并让队员们对自己居住生活的宁波市的历史变革有了更深的了解,并希望在本次的社会实践中获得的成果能够给各街以后的规划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责任编辑:王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