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感悟收获 >> 正文

初见一处平和 再识一方热血

  2021年夏日,一支来自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的实践队伍从长沙统一出发,抵达平江县进行红色旅游资源发展情况调研活动。

  初见的平和 

  从长沙到平江,第一感受便是城市顿然安静下来了,连时间的步伐也好像变得缓慢了。在三小时晃晃悠悠的高速路程,我们一行人不由昏昏欲睡,但我疲惫之余,更是对新启程的兴奋与激动。

  我好奇地环顾着四周,街道建筑很是整齐规矩,排列成一个个小方块,除去路边沉默的树木,抬眼望去竟感到是大片空阔与单调。

  这与我想象中的平江实在是有点不一样,我原以为是烟火十足的热闹小地,后来我才知道是一处平和的归宿地。

  在我们入住酒店稍作修整、充满元气之后,便开始了此次实践之旅。在街边小道和各色店铺,我们需要与当地人走访交谈,并且分发调查问卷。

图为团队成员进行线下问卷调研。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绥文 摄

  分发问卷,看起来简单的四个字,却是让我深感其中的不易。在这个过程中,大多时候是顺利的,但也有遭遇果断拒绝的尴尬场景。说实话,遭到拒绝的感受并不好,甚至是颇为打击人。之前的我,总觉得懂得一件事情的理论就大概率成功了,而事实情况告诉我,这个想法太狭隘了。会纸上谈兵不是什么好事。只有真正地亲身实践了,才可以深入感受其中滋味,并知道怎样才能更好地完成目标。如果我没有分发问卷和人交谈,那我就不知道路边与陌生人交谈的困难,更不会知道成功进行问卷调查后的喜悦和轻松。

  完成实践第一项任务后,一身倦意的我倒在椅子上,蓦然想起当初查找资料,一位网友在平江报道下感慨,“平江的生活很慢、很平和,是个适合养老的地方。”

  我细细一想,好像是这样的。不同于高楼大厦的繁华喧嚣,汨罗河畔的平江县平和而静谧,不是建筑耸云的大都市,而是那种邻里知晓、方言亲切的小地。

  但在下午的问卷之行中,我又感到,这片平凡而普通的土地,仍包含着血脉中热情与赤诚。接下来的实践之旅,我想会更加深入走进平江,感受其中的内蕴。

  再见的热血 

  在世纪前的烈日之下,平江县一直用属于自己的文化与精神,在革命的火焰中孕育着为国为民的冲锋者,满怀热血的人们或是幸有留名于册,亦或是无名为天下民生。这些红色的故事用鲜血书写在平江起义纪念馆、毛简青故居、天岳书院...书写在平江热土上。

  我们走访着这些故事的孕育地,在党的历史中感怀,从陈旧记忆中铭记。

  走在毛简青的故居中,我看着墙上的文字与照片,再一次感受到我们这次实践之行的本真。那些文字记载是一行行、一列列的,读去少了一丝鲜活,但配上老旧的照片后,给我的冲击力明显地增加,引发着我的思考。

  在步伐匆匆的当下,要如何牢记初心,不忘使命?如何在逐渐冷却的血脉中唤起最初的悸动?又如何发挥我们青年的力量,再识一方热血?

  我想,也许很简单,那就是去实践,去学习,去感悟。

图为平江起义纪念馆。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绥文 摄

  这次调研旅程中,我遇到了最好的队友,和他们一起面对困难与挑战。那看着好像不能企及的字眼,化成了实践中的一点一滴,展现于我们自己的每个行动里。于最基本的行为举止中开始,遵循着向上且积极的精神准则,对自我高要求,才能更好地在生活的前行中获得改变与成长。

  不过现实情况下,也许没办法立马改变大众,但至少可以从自己开始改变。辟如,在完成学业的过程,多一分认真,不敷衍了事;在与人交流的时候,多一分真诚,不蛮横无理;在对待生活多一分责任,踏踏实实,这也就足够了。

  在平江的时间或许短暂,但不论是这,亦是其他红色故事的摇篮,其风骨仍需如故。这个过程,为社会建设奉献自己的力量,也不必非于平和处洒鲜血——来一个好地方,讲出这里的故事,写上坦荡的文章,记录下新的历史......如此种种,不也是我们对于这片土地的赤诚与热血么?(通讯员 杨嘉 郑林缘 王思晴) 

责任编辑:蒋宇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