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实践纪实 >> 正文

小雏菊志愿服务队:党建引领聚合力 志愿服务践初心

  中国青年网淮北12月27日电(通讯员 唐燕飞 蔺红春)淮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党委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重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充分结合专业优势,组建“小雏菊志愿服务队”,探索构建党建+志愿服务新模式,真正做到让支部党建工作有载体,党员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有阵地。

  

小雏菊志愿服务队队员在开展志愿服务。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冯树风 摄

  做有温度的事,构建“党建+志愿服务”新模式

  “每个儿童都有其独特的特性、志趣、能力和学习需要,我们本着‘小就小了,弯就弯了,朵朵花儿开’的特殊教育理念,筹建了‘小雏菊志愿服务队’,为淮北市特殊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教育与康复服务,用专业所学践行奉献教育的初心。”“小雏菊志愿服务队”负责人、教育学院学前与特教系党支部书记蔺红春介绍。2017年9月,淮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依托学前教育专业和特殊教育专业,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筹建面向特殊儿童及其家长的公益性质社会服务平台“小雏菊志愿服务队”。团队成立之初,学院就不断探索构建“师生共同体”模式,引导、组织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其中,促进师生成长与开展社会服务的相融共生。

  一个党组织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学院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小雏菊志愿服务队”成立之初,就充分发挥党员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构建党支部与团队的双向联系,引导教师党员和学生党员参与其中,一方面让党支部党建工作有了载体和阵地,另一方面又为“小雏菊志愿服务队”源源不断输送优秀成员,激发团队志愿服务的活力。目前团队中教工党员8人、学生党员28人,党员人数占比高达34%。

  

小雏菊志愿服务队队员在开展志愿服务。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冯树风 摄

  做有恒心的事,用爱心点亮孩子们的梦想

  每学期初,“小雏菊志愿服务队”工作人员会及时统计团队中周末能够为特殊儿童开展康复活动的队员,根据队员人数与实验室现有资源招募特殊儿童。蔺红春介绍说,“前来康复的特殊儿童主要是智障儿童和自闭症儿童。团队成员主要利用周末时间为特殊儿童开展一对一的个别化教育康复服务。对特殊儿童进行教育干预的队员主要是特殊教育专业党员教师带领特殊教育专业研究生和二年级、三年级本科生。在干预过程中学生遇到问题会及时和教师沟通,教师提供指导建议。”

  2021年3月20日,“小雏菊志愿服务队”第一次以集体课的方式在特教楼多媒体教室给特殊儿童授课。特殊儿童个体差异性大,给集体课带来极大的挑战。小雏菊队员秉持爱心、耐心和责任心,积极开展集体课教学,不断通过反思性实践提高特殊儿童的教育康复效果。“小雏菊志愿服务队”成立5年来,一直持续为淮北市特殊儿童提供教育康复服务,300多名师生参与其中,共为70余名特殊儿童提供教育康复服务,服务2400余人次。

  做有专业度的事,依托优势资源提供优质服务

  “小雏菊志愿服务队”教育干预活动主要在特殊教育实验楼开展,实验楼建立了30余个高标准的实训(实验)室,包括“言语视听障碍系列实训(实验)室”“儿童心智障碍系列实训(实验)室”“ 儿童运动康复系列实训(实验)室”等,并建有功能齐全的感觉统合实验室、多感官实验室、个训室、蒙氏训练室、沙盘游戏室等适合特殊儿童教育干预的环境和场所。周末所有的实验室均对小雏菊志愿服务队和特殊儿童免费开放。

  “小雏菊志愿服务队”队员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遵循特殊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关爱特殊儿童,以特殊儿童的兴趣为导向,根据他们的个体特点,在蒙氏训练室、感觉统合实验室、多感官实验室、个训室等场所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育及康复活动。在感统训练室,队员们利用大龙球、万象组合与蹦床等相关器材,对特殊儿童感知觉和运动方面的不足进行康复训练与指导;在蒙氏训练室,队员们利用拼图、积木和绘画材料对特殊儿童进行了认知与语言方面的康复教育;在个训室,队员们积极创设环境,利用自己所准备的教学具对儿童进行个别化辅导,在游戏互动中促进其认知、语言发展等多方面能力的提高。

责任编辑:李华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