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感悟收获 >> 正文

打造小小翅膀,助力大大梦想

  7月20日至26日,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国际化示范学院(材料与微电子学院)“启智铸材——STEAM科普教育”暑期社会实践队在陕西省石泉县堰坪村为当地适龄小学生开展了精彩纷呈的科普课程。初次分配任务时感到遗憾,因为承担摄影工作就意味着不能为学生们上课,但蓦回首,我要感谢手中的相机,感谢它为每一个绽放的瞬间镶嵌出独一无二的相框。

  初到石泉已是傍晚,夜色似藏青色的帷幕,小心地将晚霞遮住,点缀着闪闪繁星,凝望画面,不由得深深陶醉。同处盛夏,这里鲜有燥热,微凉的晚风带来无限的静谧。我曾以为,纯洁、纯粹、纯真,是这里景色的专属,但后来我渐渐发现,这里的孩子们显然更适合这几个形容词。

图为当地夜景。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金廷武 摄

  开始进行拍摄工作后我才发现,最难把控的并不是相机设备,而是那群天真烂漫的孩子们。他们有的过于害羞,见到镜头会羞涩地躲开;有的又过于调皮,会故意摆出鬼脸给我看。我只好采取“迂回战术”,课上帮他们忙前忙后,课下与他们打成一片,渐渐我惊喜地发现,我和相机,都已经深深地融入了课堂,走进了他们的心。“金老师,帮我们几个拍个合照呗。”“金老师,你看我做的好看吧!”不知怎地,在七月没有空调的教室,手酸,流汗,那一刻却浑然不觉。

图为学生做实验时专注的神情。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金廷武 摄

  我最怕被问到的,莫过于此行印象最深的事。因为每一件,都历历在目、刻骨铭心、百感交集。一位姓叶的小姑娘,家离得很近,每天都早早在楼下等我们,帮我们收拾东西,给我们带零食,邀我们到山上玩;离别时刻,《给金老师的一封信——时光匆匆》,就这样出现在我的桌子上,令我不知所措、鼻头发酸;路过学生的家,家长看见我们,千方百计拉我们进去做客……究竟是什么样温情的村子,能够养育出如此温情的人?每每回想,红了眼眶,湿了衣裳。

  水火箭看似简单,实则凝聚了我们整个实践队的心血。我们希望这支小小的水火箭,能够给孩子们带来前行的方向和动力,为乡村教育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悄悄将相机的焦点从水火箭移到孩子们身上,他们正以惊羡的神情紧盯着火箭升空,好似飞翔的不是火箭,而是他们的梦想。在他们的眼中,有山川,大河,星空,乃至整个宇宙。那一刻,所有付出,便已值得。

图为学生们观看水火箭发射。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徐悦翔 摄

  在拍摄的暇余,我曾半开玩笑式地问过几个跟我比较熟络的孩子,你们将来想干什么,得到的回答竟有点出乎我的意料。我得到的远非设想中“长大我想当科学家”“以后我想当官”这类俗套的回答,而是“像你们一样去大城市读书”“造一个飞得更高的真火箭”。不难看出,这是我们来到这里后他们才有的答案。那一刻,天边的晚霞露出了笑脸。在某种意义上,我有幸成为了他们的“造梦人”,焕起了他们心底的那点点微光。

  最后一课,实践队带领着大家最后一次唱班歌《这世界那么多人》。这世界有那么多人,但多幸运,我们遇见了彼此。我强忍着打转儿的泪水,努力用相机记下每张真挚纯洁的面孔。一首歌曲,跌落在教室,悠扬于山谷;无限不舍,在唱响之刻,自心头滋生。挥手告别,扬帆远航,但你们抛出的那根无形的缆绳,即使远隔万水千山,也会将我们的心、将我们彼此的心,牢牢地系在一起。

图为实践队与学生们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金廷武 摄

  “我们学生来到这里,不仅仅是给当地的孩子们带来知识,更是对自己精神世界的一种充盈。”我们学校的驻村书记刘小刚如是说。诚然,来到这里的每个实践队员,都会从如此纯净的美景中得到慰藉,在与如此纯洁的心灵沟通中得到铅洗,然后为学生们打造梦想的“翅膀”,并期盼将来他们能够像火箭一样,满载瞩目,一飞冲天。(通讯员:金廷武)

责任编辑: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