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感悟收获 >> 正文

你并不是“调皮”的孩子

  今天是我支教的第二周的最后一天,在这一天里我们县城支教的人员一起干了一件大事——交换社区,互带学生。

  下午我去了传说中的“富豪社区”(听说里面都是领导的孩子),在我的最初印象里面,这所社区的孩子:不听话、顶撞老师、喜欢到处爬等等,这些标签引起了我强烈的兴趣,“富豪社区”的孩子们究竟会有多么调皮?

  一进门,虽然有所心理准备但还是被眼前的装修震撼到了(和我们社区简直一个天一个地),精美的桌椅、整齐的图书让我真切的感受到了“富豪”的气息。其次,孩子们每人胸前一个小电话,个别还是苹果牌。再有,精致的长相、白皙的皮肤、整洁的衣服都彰显着孩子们的“养尊处优”。嗯,那些标签开始影响我了。

  开始上课了,留守的老师在上面说话下面基本没人听,只能靠吼(这个时候感觉不太对,老师对孩子方式很奇怪),很大种情况只要不点名教室就不会安静。作为交换的老师,我选择了一个空余的座位坐了下来(选择的时候也有部分的考虑,那一桌的女生在老师点名的时候笑的最大声)。

  我一坐下来,旁边那个短头发的女生就很惊讶的说:“你为什么坐我这里,我这么调皮。”我的内心是震惊的,不知道该怎么回复。 的确,从我进教室开始那一桌的女生就表现的很突出,大声的笑,大声的唱歌,不听老师的话,点名的时候也在干自己的事情。但,为什么一个孩子会这样给自己贴上“调皮”的标签?

  事实上,我和那一桌的女孩们度过了一个很美好的下午。她们的思维很敏捷,当我和她们画画的时候,那个一直在吃零食的女孩子甚至还为我加上了布林布林的装饰(还和我一起分享了她的零食),她们只是偶尔过分“活泼”。

  那么,她为什么要给自己贴上“调皮”的标签呢?

  经过我的观察,我认为首先,周边人的态度,总所周知,在一个孩子老是围着你,不停的笑啊、闹啊,成年人大多都会感到很烦躁,不经意间你会很不耐烦的抛出一句“你怎么这么多事?”、“你怎么这么烦?”、“你怎么这么调皮?”。其中我认为杀伤力最大的攻击,是来自父母亲人,还有老师。

  其次,课堂、或者其他活动中的表现而引发的恶性循环。因为第一条成年人的忽视,孩子们内心可能需要一种强烈的存在感,因此在课堂或者是其他的活动中孩子们会格外“卖力”的表现自己。作为课堂的老师或者活动的组织者,对于“积极分子”的表演而扰乱了课堂秩序或者活动的正常进行,你可能生气,口不择言,大吼大叫,你越吼他们心中反而越兴奋。偶尔表面安静下来,内心却谋划着下一次的“造反”。

  最后,可怕的习惯化。在第二条的条件下,孩子们一次次的“造反”,纵使有一天远离了那些曾经说出不好言语的人,为了抵抗他们而留下的行为习惯却保留了下来。于是一批批陌生的人,一次次相似的行为,又导致一遍遍相似的评价。孩子们一次次的重复那些评价,自己也在不知不觉之中默认,或者说是习惯了那种评价。

  最后的最后,你会又在一次教训孩子中,发现孩子们说“那又怎样,我就是调皮”或者“我不就是这样的人吗?你又不是不知道”。

  让我们回忆一下生活中的场景,是不是似曾相识?与此相同的标签其实还有很多,比如留守儿童、别人家的孩子、单亲家庭等等。不要让这些标签成为孩子们一些行为的“有力护盾”,在孩子失落或者被批评的时候,仔细了解事情的原因告诉他们该怎么办、哪里错了,之后一定要说上一句:你并不是调皮的孩子。(通讯员 解晨雨)

责任编辑:李华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