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感悟收获 >> 正文

三尺讲台 一寸光阴,讲述千载文明

  身为安徽师范大学江南诗社赴铜陵“擎诗育人”诗歌文化支教团队的一员,我在铜陵义安初级中学的三尺讲台之上,与学生共度一寸光阴,向他们展示中华民族千载文明之瑰宝——吟诵。

  进入课堂:沉重如山的师道责任

  上午第一节课在八点钟准时开始。这是我第一次正式走上三尺讲台。调试好课件,在教桌前抬起头来,面对教室里几十位学生时,那一瞬间,仿佛有一个沉甸甸的担子压在了肩膀上,我忽然就体会到了什么是责任。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个词太重了,压得我快要喘不过气来,但是我不能对着台下看着我的那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泄露出一丝惶恐和畏缩,身为师范专业的学子,在学校里经常听老师耳提面命,站上讲台之后,你就是全场的目光焦点,你必须拿出气场,才能镇住学生,让他们愿意听你的讲授。如果老师自己都不自信,凭什么让学生相信你呢?所以,我定了定神,微笑着告诉他们——“同学们,时间到了,我们可以开始上课了。”

  这是一堂经典吟诵课。吟诵是语言的艺术,是音韵的艺术,作为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在古代是文学艺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古人读诗文的方式便是吟诵,只是今人把古调弄丢了。现在,我要把这份失落千载的文明瑰宝还给他们,这些民族的继任者们。

  文本解读:含蓄蕴藉的诗歌之美

  吟诵之美,美在深情。而要对一首诗歌投入深切的感情,必要对诗歌有深刻的理解不可。故而,为了讲吟诵,我想我应该先讲如何解诗。我的学生们是一群初二的孩子,他们刚刚学过了《诗经》中的《关雎》和《蒹葭》,对这两首诗有了基本的理解。于是,讲解了吟诵的基本规则之后,我以《关雎》为例,请他们尽情地展开想象。

  授课中,学生们专注的眼神使我倍感骄傲。我一直觉得,读诗是颇为考验想象力的,决不能仅仅机械地翻译字句,而要进入诗的境界当中,只有让横竖撇捺的文字在眼前勾勒成一幅广阔的画卷,才能从诗歌有限的篇幅中品出无限的意味深长。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也,诗歌之动人处不外如是。

  当然,这不是我讲这一堂课就能做到的,我只是希望他们从今天起能有这种意识,不要把诗当成应付考试要背的东西,而要真正去读诗,爱诗,懂诗。要深入文本,到文字背后去,去感受诗歌的独特魅力。我在那里等着他们,等他们和我一起探索玄妙瑰丽的诗歌世界。

  名篇吟诵:百转千回的音韵之美

  理解了诗歌之后,还是要将吟诵付诸实践。讲吟诵,只讲理论怎么能让他们领悟到吟诵的真意呢?《蒹葭》就是我选择的例子。除了腔调简单易记之外,也因为他们已经背过原文,能更快学会。《蒹葭》是非常适合吟诵的篇目,其重章叠句的运用将吟诵的节奏感和音调的古韵都体现得淋漓尽致。由于每个人对诗歌的理解各有不同,所以我特意找了名家的音频在课上播放,自己也亲身上阵,为同学们吟诵了另一种不同的腔调,让他们更真切地明白这种差异。

  一节课的时间转眼过去,下课之前,当我向他们鞠躬,说出“有缘再会”的时候,我不由得感到深深的怅然。历经千年锤炼的文明瑰宝,岂能于这片刻的光阴言尽?我站在这三尺讲台上,只是为他们做一个燃灯人,照亮一段前路,为经典文化的传承作出自己的贡献而已。(通讯员 李云青)

责任编辑:李华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