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感悟收获 >> 正文

“三下乡”感悟:课堂外的世界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知识与游历,是相辅相成的。作为一名即将踏入大三学年的学生,在学习了两年的专业知识以后,我对两年步入工作生活后的情况,以及专业知识的实践应用既好奇又满心困惑。如今恰逢学校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带着对未来走向工作岗位后工作生活的憧憬,我报名了本次三下乡活动并成为了“绿色发展绘壮美图,新型材料圆复兴梦”青年观察家实践团中的一员,跟随团队一路向南,远赴柳州、北海等地深入了解工人们的工作生活状况以及探究企业发展历程的困境。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对于第一次参加三下乡的我来说,我一开始对三下乡的理解还停留在“暑期三下乡”交流分享会上。会上参与过三下乡的同学们通过图片及ppt的讲解让我对三下乡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参与其中后我才深刻体会到了三下乡并不是跳出课堂出去一趟再回来这么简单。

  一起赶车挤公交、一起熬夜赶稿子、一起讨论记录我们活动过程的“小黄人”视频集应该怎么做等等,这一幕幕在分享会上曾耳闻的场景,如今我们真正地去体会过了,才明白其中的艰辛苦楚。在经历困难的同时,我们也收获了一份份友谊和珍贵的回忆,虽累倒也快乐着。

  每一个故事都值得被诉说,每一位工人都值得被尊敬。

  撑一把油纸伞,从桂林细雨中出发,轻轻地,轻轻的走进我们百折千回的“梦工厂”。透过厂房的玻璃窗,我们看到一个个辛勤劳作的工人们正专注于他们手上的工作,当我们走近生产线后他们才发现我们的存在,并投来了好奇的目光与慈祥的笑容。

  在生产线上他们大多数岗位都是需要站着工作的,每天一站就是八九个小时,加班的话更久。而有的工人是在加热炉室工作的,除了要站着工作外,还要忍受室内的高温,在这炎炎夏日更是汗如雨下,没有毛巾擦汗他们都是直接用袖子擦,一天下来衣服都是湿漉漉的。

  我问他们:“穿着湿透的衣服不会很难受吗?为什么不带个毛巾?”工人们说:“用毛巾擦汗工作起来很不方便,而且生产线上运转的机器很多,带毛巾不安全。用衣服擦汗虽然会把衣服弄湿不好受,但当你真正喜欢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管多累多辛苦,我们都不会觉得难受,而且我们每天都这样,习惯了。”

  当工作不再仅仅是工作,而是成为了一种习惯。每一滴汗水也不再只是汗水,而是工人们辛勤劳动的结晶。他们坚守多年,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了基层工作岗位,用一滴滴汗水为生产线注入了动力,为企业带来了生机,为中国制造不懈奋斗着。

  30岁之前好好学,30岁之后好好干。

  回想起与叶助理进行的企业调研交流。叶助理告诉我们,他刚来到企业的时候也是在生产线上工作,曾有一段时间连着两个多星期每天都要加班,一加班就是加到一两点,经过长时间的努力与打拼才升职为助理。

  在谈及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时,叶助理讲道:“目前企业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与另外17个企业合作研发的新版压敏电阻产品的标准不一样,因为产品在符合国家标准的前提下,下面还有行业标准以及企业标准,十几个企业很难做到统一标准……”

  交流到最后叶助理还不忘对我们一番叮嘱,他说道:“趁你们现在还年轻,30岁之前好好学,30岁之后好好干。”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经过这番调研与体验,让我明白了作为青年大学生的我们只有真正地跳出“舒适圈”,走近工作岗位,身体力行地去体验工人们的辛苦劳动,才会懂得能在课堂里学习的机会来之不易。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此次三下乡之行不仅让我们看到了魂牵梦绕的“梦工厂”,而与工人们的近距离接触更是让我们看到了他们身上保留着的中国传统美德—干一行爱一行,他们用行动为我们上了弥足珍贵的一课。除此之外,我深刻体会到了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并没有真正学会,因为学到了跟学会了是两个不同概念,学到的知识还停留在理论层面,从课堂到岗位,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我们才能真正地学会它。(通讯员 梁天德)

责任编辑:李华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