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感悟收获 >> 正文

赏竹乡水韵,思乡村振兴

  盛夏,正是竹子生长旺盛的时期。抓住七月的尾巴,知“竹”常乐线下小分队一同来到肇庆市广宁县开展“三下乡”调研实践活动,传承保护广宁“竹”文化,助力多彩乡村建设。

  广宁之行让我深切感受到当地朋友们的热情友好以及深深喜爱着当地独特的自然风光。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罗锅村,那里盛产竹子,大部分都是野生的,村庄也被包围在竹林之中,在村庄里还有一些老人坐在自家小院门前编织竹箩。

  广宁是著名的“竹乡”,随着年轻人涌向大城市,广宁“竹”文化没有很好地传承、创新和发扬,广宁乡村文化的现实价值未能被充分挖掘,竹编手艺正渐渐被人们淡忘,实属令人惋惜。“竹”文化是属于广宁的乡村记忆,也是支撑中华千年文明的重要一环,我们必须深度思考和探索广宁“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之道,守护广宁乡村的“竹”文化。

  竹编品是属于80、90后的乡村记忆。记得小时候,家家户户都用竹篮装菜,用竹筐放一些家用品,还有用竹编织而成的鸟笼、鸡笼、蒸笼。自从塑料、橡胶制品进入我们的生活,凭借其便携性和低廉的价格深受大众喜爱,竹编品也渐渐被人们遗忘。家里到处都是用塑料袋、橡胶盒,方便又实惠,但却似乎总觉得少了点感觉。

  在当下,绿色环保观念深入人心,我认为可以提倡一种更加绿色的生活方式——使用竹制家具。竹制家具不仅绿色环保,而且耐用还具有审美上的舒适感。广宁作为竹子之乡,有着丰富的竹子资源,而且竹子品质上佳。用上等的竹子编织而成的竹编品,经过特定处理工艺,可以使用长达十年,极具实用性和环保性。如果可以助力推广当地的竹制品,并加以机械化生产,这不仅符合绿色环保的理念,而且可以更好地利用广宁当地丰富的竹子资源,助力乡村产业兴旺,打造多彩广宁乡村。

  “酒香也怕巷子深”,特别是在现在网络通讯非常发达的年代,我深深地感受到,要想发展广宁乡村竹编文化,绝不能仅仅依靠政策的扶持和村里的一些老人们来守住这份手艺,守住这份匠心。年轻一辈有着活跃的思维、充沛的精力和与时俱进的能力,年轻一辈更应该投身多彩广宁乡村建设,更好地利用网络的优势,推广绿色环保而且更具有实用性的竹制品,助力广宁乡村形成具有创新性和自成规模的竹制品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和多彩乡村建设,探索出独具广宁特色的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经济发展的和谐发展之道。

  通过参加此次“三下乡”实地实践活动,我对广宁乡村竹编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认识和思考。我也深刻感受到,作为一名青年大学生,应该要多些参加实践活动,通过三下乡实践活动,到乡村中去,深入基层,了解社会,正确认识国情,增强人民群众的意识和观念。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肩负着时代的历史使命,在脱贫攻坚、决胜小康的历史背景之下,我们青年大学生有责任、有义务将先进的科学技术、文化知识和思想理念传播并运用在乡村建设、乡村振兴上,为多彩乡村建设出谋划策。

  这次“三下乡”活动对我而言也是一次非常难忘的经历。通过这次实地实践活动,不仅让我对广宁乡村竹编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思考,而且也让我在实践中锻炼了自己的综合能力。在团队中,和不同专业的小伙伴们一起,共同策划、组织并开展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互相协调、互相帮助。这次实践活动让我的协调合作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和提高。

  广宁之行,收获满满,守住乡村文化记忆,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佛山学子在行动。(通讯员 赖裕玲)

责任编辑:李华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