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实践纪实 >> 正文

南京财经大学志愿者探访南京古巷仓巷:保护是个未知数

  中国青年网南京8月1日电(通讯员 吴淑冰)位于南京秦淮区朝天宫正南的仓巷,因直通苑仓而得名,而如今这条笔直的巷子却被工地截断。如果想要从巷子的一边走向另外一边,就必须得先拐入莫愁路,绕过工地才能再走进仓巷。

  7月14日,南京财经大学重寻南京历史——探讨南京仓巷历史文化街区旅游资源的开发从这走进仓巷,去探寻仓巷的“前世今生”。

  现今的仓巷,巷子狭窄、房屋老旧,抬头就能看到居民挂在电线上的衣服,低头就能看见破败的石板以及肮脏的积水,已经不见往日“仓巷八爪”威名的痕迹,更不见一巷之隔的朝天宫处的繁华和热闹。

  从社区居委会薛主任那里得知,如今仓巷和其它众多街道一起被划入了安品街社区,只是社区里很小的一部分。

  

小分队成员张宇与奶奶交谈。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吴淑冰 提供

  薛主任介绍说,和夫子庙、老门东有众多文化保护单位(指对文物保护单位本体及周围一定范围实施重点保护的区域)不一样,仓巷虽然有一些历史悠久的建筑,但产权多属于个人,修缮都需要个人来操办。

  薛主任还表示,仓巷暂时也没有统一的规划安排。对于仓巷历史文化街区的相关情况,他表示不清楚。他还介绍说,仓巷街区里有文化保护单位的地区可能会有开发旅游的可能性,如七家湾(回民聚居地)等,但对于仓巷这条老巷子,之后可能会拆迁安排。

  社区保安谢先生告诉实践团,由于仓巷的房子太老,房子功能也不清晰,许多有条件的年轻人已经搬离这里,把房子租给外地人,而现在留在仓巷的本地人也多是上年纪的老人家。社区里的老人家,如果遇到什么问题就会求助于社区。从负责社区服务的相关人员那里也了解到,社区里每天都会举办老人家参加的活动,如唱歌等。

  在问及仓巷的未来规划时,谢先生用手指了指外面正在施工的房地产项目,说:“这个工地正在建高档小区,开盘时每平米就要6万多,现在已经涨到了7万多。仓巷之后可能也会面临这样被拆迁、建成高档小区的命运。”

  拐进仓巷,小分队遇到了一位正在屋前折衣服的老奶奶。得知小分队前来的目的,老人很热情地介绍了旁边已经拥有几百年历史的老房子。在老房子的墙上还有以前使用的拴马石。“以前的人用马托着粮食进城卖就会把马拴在这里。”

  

  

老房子墙上的拴马石。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吴淑冰 提供

  当靠近这个老房子时发现,房子的大门已经锁上,门前杂乱地堆着小车和一些杂物。旁边的院子门开着,逼仄的院子里现今住着三户人家。刻着祈福语的老旧木门和现代空调同聚在这个小院子里,格格不入却显示了时代的变迁。

  王爷爷和吴奶奶是一对在仓巷里居住多年的老夫妻。在谈及他们这间有180年历史的老房子时,王爷爷显得很自豪,“这是我老太爷来南京做生意,发财后盖的房子,住的都是我们姓王的一家人,到我已经是第四代了”。

  可是谈到如今时,王爷爷语气中难掩失落。原来由于房子太小不够住,对面侄子一家已经搬走,而后面的房子也以每月1300的低价租给了外地人。这个曾经只住王家人的大房子如今也只剩他们两个王家人了。由于房屋老旧,王爷爷的侄子不得不用铁架子把屋子撑起来以防止坍塌。

  

支撑房子的铁架子。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吴淑冰 提供

  现在在南京,“仓巷”这个名字远不如它另一个代名词——“古玩城”有名。在面对朝天宫的巷子口,就有一家大型古玩城,许多古玩商家聚集在此。

  仓巷街道两边,也经营着多家古玩店,在小分队走访期间还遇到了前来询问“古玩城”地址的人。而在之前的拆迁当中,许多见证仓巷历史的老旧家具也流入了附近这些古玩店,而后被销售到全国各地。

  

古玩城里琳琅满目的古玩。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吴淑冰 提供

  但如果把范围扩大到仓巷地区,一些有历史价值的建筑还是被保护起来,如正在修缮的朱状元府。但就走访今日,并未看到有人在修缮朱状元府。状元府的正门前随意停放着许多车辆和堆积的一些杂物,院子后也堆放着许多建筑废料。

  团队队长吴淑冰感慨道,仓巷曾和门东、门西、南捕厅一起,被称为南京老城南四大保护片区。但从小分队的走访情况看来,这条曾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巷子今后或将面临被拆迁命运,更谈不上被维护起来开发旅游,那个颇具传奇色彩的“仓巷八爪”也只能止步于历史。

责任编辑:李华锡 陈妮帆(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