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实践纪实 >> 正文

广西学子走访万尾岛,探索京族字喃发展现状

  中国青年网防城港3月3日电(通讯员 何丽娜)字喃是京族标志性的文化,也是中国文化中一笔宝贵的财富,它在京族文化的传承与延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解在当今文化多样性的冲击之下,京族字喃的发展现状以及探寻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京族字喃文化,2019年1月28日至2月3日、2月18日至2月23日,广西师范大学京族字喃文化研究实践团队赴东兴市江平镇万尾岛展开调研。

  东兴市江平镇万尾岛为京族三岛之一,是中国京族的聚集地。在万尾岛上,每到“哈节”,男女老少穿着盛装,云集哈亭,弹起独弦琴,跳起竹杠舞,使用字喃进行“唱哈”,祈保生产丰收,人畜兴旺。

  参观京族博物馆,了解字喃发展史

  京族字喃文化研究实践团队于2月2日前往京族博物馆进行调研。京族博物馆的室内外陈列,均按京族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原状复原陈列。展品征集广西防城港地区,年代为近代,约一百年历史。博物馆内的展品无声地向游客们陈述着自己的故事,在字喃文化展区,陈列着字喃的来源、造字方法、发展概况、相关著作、例字等。

  博物馆在常用“喃”字和汉字对照表下,精心设置了多媒体音像,使游客在阅览这一对照表时,还能根据录音知道其如何发音。字喃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风韵,具有展示、交流文化的功能,成为展现京族传统文化魅力的一个重要桥梁。

图为常用“喃”字和汉字对照表。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罗琪 摄

  阅览着字喃的历史来源,聆听着字喃的独特发音,团队成员为字喃的魅力所折服。在这个海洋民族中所诞生的字喃,不断地以各种形式为人们讲述着悠远的历史。

  走访京族哈亭,探索字喃现状

  “哈亭”,是京族人民祀祖,祭神和民间娱乐的公众场所。2月3日,京族字喃文化研究实践团队赴哈亭进行走访调研。刚进入哈亭,我们便被这富有标志性的建筑物所吸引。只见在村里大片古树的绿荫丛中,一幢玫瑰色的宽敞楼阁,圆圆的红柱,弯弯的亭角,台下一个半露天的下场,上下相连,显得十分壮观。

图为京族哈亭。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何丽娜 摄

  在走访过程中,实践团队采访到了一名京族老人,老人听到我们是为了调研字喃文化而来,不由自主地流露出欣喜之情。“很多年青人现在都不愿意学习字喃了,现在还使用字喃的大多数是我们这些老人,还有在哈节上表演的哈妹,以及做法事的道公。虽然现在政府有采取措施,但字喃还是不能完全得到人们的重视”,老人希望今后能够有更多人拾起对字喃的兴趣,将其传承下去。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京族老人。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覃莹莹 摄

  字喃的传承与保护,仍需多方共同努力

  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中国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也在不断地碰撞、融合,少数民族自身的文化发展不断地受着外来文化的冲击。而语言文字对于文化传承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京族来说,字喃便是促进其自身文化保护和延续民族血脉的一大利器。

  目前字喃虽在政府及相关学者等众多人的努力之下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护与发展,但若想让其生生不息地传承下去,还需要大众不断增强对其的重视程度。在今后的漫漫发展道路上,仍要在现今的基础之上,采取更多的措施,来提高字喃在当前语言应用中的地位。

责任编辑:聂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