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实践纪实 >> 正文

大学生走近基层 调研乡村扶贫现状

  中国青年网蚌埠5月14电(通讯员 张心蕊)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农村扶贫工作。扶贫工作开展的这些年来,剩下的都是一些“硬骨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开发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增强紧迫感和主动性,在扶贫攻坚上进一步理清思路、强化责任,采取力度更大、针对性更强、作用更直接、效果更可持续的措施,特别要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更大功夫。为更加深入了解国家新战略新政策,5月10日,安徽财经大学“扶贫队长”项目小组成员4名同学一行前往蚌埠市怀远县榴城镇曹河村进行了实地调研。

  调研团队一行人到达曹河村后,与村干部们进行了俩个小时的沟通。曹河村曹书记表示,现在的扶贫工作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果,全村只剩下最后六户贫困户,其中两户是“大病户”,缺乏劳动力,自身发展动力不足,因此存在较大的扶贫难度。扶贫,从来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基层工者在工作中上传下达,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曹河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赵一迪 摄

  扶贫工作耗时耗力但却面临着人手不够的问题,这就使得现有的扶贫工作者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曹书记表示基层扶贫工作者的待遇普遍差,工资低,工作岗位缺乏吸引力,不能使大学生以及其他有知识的年轻人扎根基层。年轻的工作者因为缺乏相应的工作经验,在与村民的沟通方面也存在问题,在采访途中,一位老奶奶来领取扶贫物资,但即使是曹书记这样扎根基层的工作者,也花了将近五分钟的时间才弄清了老奶奶的来意。

  扶贫工作的进展带来的是制度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制度往往不能完美兼容,尤其是在扶贫工作的初期,存在着大量“人情保”、“人情贫困户”,这就使得扶贫工作先后存在矛盾,哪些人是贫困户,哪些人不是需要重新评定,重新评定的过程肯定会伴随着百姓的不配合。如何让自己的工作具有公信力,需要扶贫干部以身作则,陪同我们前来的朱岗村书记在削减低保户时,第一个目标就是自己家境贫寒的舅舅家,他说:“哪怕我每个月在工资里扣钱给我舅舅,只要工作能顺利进行就行。”除此之外,还需要扶贫干部拥有出色的沟通协调能力,掌握语言艺术。正如前面所说,政策是不断变化的,而由于村中常住人口多为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文化程度的限制使他们对于上级发放的公文理解存在问题,需要扶贫工作者用极大的耐心去解释,沟通是扶贫工作开展的前提,而如今工作的第一步就存在着困难。

调研团队成员与曹河村第一书记曹书记座谈。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舒畅 摄

  曹书记表示,曹河村的公共基础设施差,由于排水系统的老旧,导致多次大雨淹田事件,在向上级反映之后虽得到了解决方案,但却不是因地制宜的方法,曹书记说,上级的政策有的时候并不能切实解决问题也是他们在工作中面临的一大障碍。

  扶贫工作在困难中艰难前行,现有的扶贫措施不负众望取得了显著成果。合作社定期开展扶贫农业知识讲座,爱心超市的建立极大的方便了百姓的生活。而要说成果最明显的还是蔬菜大棚产业。

  曹书记欣喜的向我们说到他们的蔬菜大棚产业已经做到了“耕-种-销-管”成熟的产业链。调研团队在带领下到达了扶贫基地,一眼望去是看不到尽头的蔬菜大棚,现在这个季节大棚里是挂满青青的果实的西红柿,下一季将会改种芹菜,曹书记向我们介绍,村民在基地里工作拿工资,还会安排一些劳动力弱的老年人来看管蔬菜大棚,以最大限度的挖掘他们的自身发展力。通过蔬菜大棚产业,曹河村的经济不仅得到了发展,还吸引了一些外出打工的人返乡创业,起到了一箭双雕的作用。

在相关工作人员带领下参观扶贫基地。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赵一迪 摄

  通过这次调研活动,同学了解了基层工作者的困难,明白了扶贫工作的艰辛,但方法永远多于困难,扶贫的优秀工作成果带给大家信心,扶贫工作会画上一个完满的句号,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愿景实现在望!

责任编辑:聂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