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泉州5月20日电(通讯员 郑芸)“香港学生内地升学就业及融入发展的诉求与回应——基于内地高校和香港中学的实地调研”调查研究团队,由来自于华侨大学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的9名同学组成,其中包括4名香港学生和5名境内生,由两届国赛获奖团队指导老师、马克思主义学院骆文伟副教授负责指导。
指导老师团队成员。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郑芸 提供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最初的他们,就好比一抔黄土,经年累月,才筑成高塔。近年来香港地区出现了多所高校“同声播独”、“五独合流”等事件,凸显了香港社会国家认同感缺失问题且日趋严峻。
组队之初,团队及时捕捉到随着内地和香港地区各领域的交流持续深入,进入内地高校就读的香港学生国家认同感显著高于香港地区同龄学生这一关键信息,在骆文伟老师的指导下,确定了“内地高校香港中学生吸附力研究”为研究内容,随着调研深入,校赛前及时调整为“香港学生内地升学就业及融入发展的诉求与回应”,继2017年“挑战杯”国赛一等奖项目《内地高校香港学生国家认同的调查研究》之后,再度聚焦于香港青少年国家认同问题,展开纵深化的专题研究。
他们先后三次赶赴香港,对香港圣士提反堂中学、仁济医院王华湘中学、天主教慈幼会伍少梅中学、将军澳香岛中学等四所不同性质的香港中学以及在最具有代表性的在内地招收香港学生最多的华侨大学,开展定量的问卷调查与定性的深度访谈。为拉近与香港学生的距离增强真实感,访谈和问卷采用了普通话简体字和粤语繁体字两种版本。
团队成员开会讨论。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郑芸 摄
在进行三轮侧重点不同的问卷调查后,团队对香港学生赴内地升学、就业创业及融入发展等三方面的基本诉求有了客观基本的把握。同时,课题组深度访谈华侨大学教务处处长曾志兴教授、华侨大学招生处处长洪雪辉老师、华侨大学董事会香港办事处蔡锦钟老师、李永乐老师、香港中学管理人员以及内地高校外招、教育管理部门负责人和学者30余人。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历时一年多,团队最终完成两万多字的研究报告,并一举斩获第二十六届“挑战杯”华侨大学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入围第十四届“挑战杯”福建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其中部分成果获华侨大学招生处采纳。课题组呈送的专报件获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港澳事务办公室等部门采纳采纳,并得到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政研室的充分肯定。
调研路上,有欢笑,也有无奈。由于境内外高校放假时间相近,在假期,他们赶赴香港的中学时,曾陷入学校没人、无法开展调研的窘境。为了能得到最真实的第一手资料,他们选在非双休日、没课的时间前往香港,团队里的香港队员也积极联系母校等中学。同时,香港的老师、学生以及家长在配合问卷调查、帮忙收集资料等方面给予了团队极大的支持。
在内地采访时,华侨大学教务处处长曾志兴教授给采访同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曾教授十分儒雅,回答我们的问题时很诚恳,剖析现象时也很透彻,给予了我们极大的帮助。”
团队成员采访华侨大学教务处处长曾志兴。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郑芸 提供
队员庄冬宁认为,这与骆文伟老师的倾力指导、香港队员的乐于奉献和团队的协作互助精神密不可分。“骆老师长期致力于香港青少年国家认同问题研究,积累了大量翔实的素材和资源,见解独到而敏锐,参赛经验丰富,对于论文学术逻辑、文献、技术方法、以及资展板布局等细节都要求精益求精。我们的团队从2018年4月建队至今,目前共有境内外24位华大学子加盟,香港学生占了半数。在沟通等方面,香港队员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同时,团队里境内外学生也能很好地磨合,在课题探讨、文献查阅等方面能够做到资料与思维的对接,为团队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参赛至今,团队已一起度过不少风风雨雨。正如香港队员陈俊贤所说,他们会在调研过程中为港生不似以往那般抗拒来大陆就业而振奋,也会为收获宝贵的友情、师生情和团队情而欣喜。
收获的不仅是这些。“大挑”教会队员们的,是数据分析和建模的能力,是严谨科学的态度,更是不抛弃、不放弃的信念。
正如歌德有言,“我有了敢于入世的心胆,去承担人世的苦乐悲欢,也敢于去和风暴搏击,嘎嘎的破船中也不惊颤。”“命定的局限尽可永在,不屈的挑战却不可须臾或缺。”
谈及“大挑”经验与心得,队员郑钟秀概括出六字箴言:“不要害怕承担。”“要在调研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发掘自身的潜力,不断提高对自己的要求,坚信做得越多学得越多,勇敢迈出第一步。”
虹是受过挫折的阳。熬过无人知晓的春夏秋冬,当你的付出不辜负你所经历的苦难时,定能出类拔萃,成就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