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三下乡新闻 >> 正文

纸笔为媒,记录下乡点滴情

  课堂上孩子举手回答问题。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陈丹琳 摄

  中国青年网湛江8月24日电 ( 通讯员 杨斯惠 ) 三下乡已经结束一周了,今天下午,我还做了相关的梦,梦里,舞蹈老师还在教孩子跳舞,副队还在和孩子聊天玩耍,我们还在赶一条条新闻,一切似乎都没有变,以至于我真的以为那不是梦,直到我笑着醒来。

  我常常告诉别人,三下乡里我充当了半个调研组组员,半个支教组组员,半个摄影师,虽然我是一个新闻组组员。

  刚开班那两天,孩子和我们都不怎么熟悉,此时他们年龄的顽劣显露无遗。跟完早上最后一节课,我和班主任一起,扯着嗓子板着脸,充当一个很凶的老师,“不要吵!排好队!”“下楼梯不要跑这么快!”“不可以推别人!”课堂上,孩子动来动去不听课,我也跑过去,把他拉回课堂。

  因为要写一条通讯,我拉着调研组和我一起踩点。7月的乡间,天气阴晴不定,第一天走访就状况百出。进村连续被狗追三次,语言不通只能求助,来去三趟终于等到外出的老兵归家……亲身走访让我深感调研人不易,每一条新闻都是一步步走出来的,作为新闻人,不应该只局限于办公室。

  因为摄影人手不足,加上自己好奇心作祟,队友又给力支持,我拍了几张照片,还恰好能用。看着他们三下乡期间,随叫随到,风雨无阻,深感敬佩,也深感自己不足。仍旧记得搭档刘德生曾经说过,“跑得比西方记者还快。”我记忆犹新,或许支撑他们如此勤勉工作的,无非热情与职业精神二者。

  十天如流水,匆匆过无痕。记得,那天24号,我们要离开石颈,返回岭师,结束三下乡之旅了。那天一大早,一个小男孩执意闯进我们的宿舍,睡眼朦胧间,他塞了两颗糖给我。我问,“你怎么这么早就来了?”那时,才7:40分,那一天,是不用上课的。他说,“我早就来了,在下面等你们很久了。知道你们今天要走, 来找你们玩的。”他看了我一会,问,“你是什么老师?怎么没见过你给我们上课?”“我是新闻老师,记录你们上课的。”他似懂非懂。

  学校里一直有一个女孩特别调皮,她一直喊我“胖老师”。那天结营汇演前,我拿着相机下去拍彩排的照片,她也在,一见我,就喊“胖老师”。我看着她说,老师明天就要走了,她立刻转身紧紧抱着我的腿,嘴里不停念着“不走不走不走”。那一瞬间,我只感觉鼻子一酸,似乎有什么东西要从眼眶涌出。

  离开那天,原先谁也没哭,后来,不知是哪个学生先哭,我安慰着安慰着,也跟着眼眶一红。上车上了三次,都跑了下来,抱着孩子不舍得离开。我站在车门前,看着宿舍门口,楼梯还是一样的距离,从前吃完饭就急匆匆上去写稿编稿投稿,如今再也没有那样的时光;从前饭堂前总有一大群孩子和老师一起玩耍,嬉闹声直达三楼,但今天,饭堂门口安安静静,一个人也没有。

  车开了,孩子们骑着单车,大步跑着追出了操场,追出了学校门口,追出了街道,我不断挥手,孩子们的身影已经不见,窗外的路笔直,车开着,开过了一个夏天。

责任编辑:胡梦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