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三下乡新闻 >> 正文

田孝梨:于鼓乐激荡之中传承文化自信

  中国青年网西安10月4日电(通讯员 王渊希)曲终人不散,余音且绕梁,一千年前的朝代早已随着时代更迭不复存在,但一千年前的西安鼓乐却仍传承在华夏大地上,流淌在我们的血脉中。2019年7月18日一早,浙江大学丹青学园赴陕西西安“一带一路”暑期社会实践团小分队踏上了前往西安市周至县集贤镇的旅程。

  鼓乐工匠,隐于田园

  集贤镇位于县城东20千米处,这个人口仅2.8万的小镇,有着西安鼓乐仅存的六个乐社之一——集贤西村鼓乐社。三小时的车程后,还需要步行几公里才能到达目的地。走过一段宽阔的柏油马路后,紧接着是一段稍窄一些的水泥路,道路渐渐变窄,车辆行人也越来越稀少,等到眼前出现了窄窄的泥土路时,便能远远的看到站在村口招手的田孝梨老师了。

  田孝梨老师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也是西安集贤西村鼓乐社社长。今年58岁的他,热情、豪爽而又健谈。在去往鼓乐社活动室的路上,他不停地介绍村里的各种变化,指出哪几幢房屋是国家出了补贴政策之后农民新建的,哪一片田是改良后的高产品种。当他看见队员脚上沾满泥点的鞋子时,笑着打趣道:“你们就该晚个一年再来,到时候镇上把水泥路给修好了,鞋就不会这样脏了。”

  有人曾描述西安鼓乐的传承人们:“拿起锄头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拿起乐器就一个个成了鼓乐艺人”。然而直到亲眼见到田老师,才真切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含义。初见面庞黝黑,叼着老式烟斗的他,很难让人联想到文雅严谨的鼓乐演奏。介绍了一会儿,田老师便敲了一段鼓点。鼓槌是村民选用合适的树枝自制的,还泛着些新鲜木头的青色;鼓面在艺人们的千百次敲击后早已磨得看不出原来的颜色。然而就是这样简单的乐器,在老师的手中却击出了一段最为慷慨激昂、浑厚有力的鼓声。击鼓时的田老师也似乎变了一个人,神情专注而肃穆,不见半点马虎与应付。还未回过神来,鼓声已在几个急促高昂的鼓点后戛然而止。在听到队员们的称赞后,他一边笑道“这没有笙配套的,干巴巴的哪会好听”,一边又难掩小小的自豪之色。

  传承伊始,不忘初心

  当谈到非遗传承的商业化,田孝梨老师表示反对。“鼓乐是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是一种文化,不是一件可以随意把玩的艺术品。商业化的东西可以有一点,但也必须控制在一点,不能扩大了。咱们学鼓乐其实不是为了表演,而是为了弘扬千年的文化。老祖宗这么多代传下来的东西,里面有它的智慧,有它的真、善、美。如果进行商业化,就要进行商业包装,为了商业要求去改变它,久而久之这个东西就变味了,变质了。”

  田老师最怀念的莫过于从前的“斗乐”了。从前每逢正月十五元宵佳节,集贤镇的东村和西村两个乐社都会在道路两头分别搭台演奏,整个镇上的男女老少则在两边来回串场。哪边的观众更多,哪边便是今年“斗乐”中获胜的一方。而败下阵来的一方也不会气馁,而是勤加练习,奋起直追,争取在明年的元宵“斗乐”中扳回一局。如今“斗乐”这一传统已经消失近十年了,当被问及消失的原因时,田老师不无感伤的说:“爱听鼓乐的都老了,年轻人忙着赚钱,没有空参与这些,慢慢也就斗不起来了。”

  不过,田老师并非容易流于感伤之人,他和社员们现在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和东村乐社联系,争取让两家乐社在下一个元宵节中重新“斗”起来。

  其实,从打破“传男不传女”的旧规,到与许多学校合作开设鼓乐课程、在全国各地奔走讲学,再到整理《南集贤西村乐社曲谱集》等珍贵资料,田老师为了他引以为傲的鼓乐的传承、为了自己的那份热爱和初心,已经做出了太多不求回报的努力。而他自己也在承担“传承人”这一使命的过程中,找到了自己的文化归属感与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行动诠释

  “学习鼓乐首先要热爱,不热爱的话坚持不下去。”田老师说,“我们哪能靠这个赚钱啊?我们演出其实就是自娱自乐,同时也为他人带来快乐,不是为了利益。现在有很多非遗传承反倒是倒过来了,这样就很不利于文化的学习和继承。”

  田老师说,“我们用的这个叫燕乐半字谱。为什么叫半字谱?因为有一半是看不到的,还有一半在“韵”里包涵着,要靠口传心授,韵是无穷尽的。也可以说这个半字谱和鼓札子是骨架,韵是血肉。如果没有骨架,血肉没有什么可以依存,只有骨架没有血肉也很干.....”

  每每与田老师多交谈一番,对他的敬重便会增加一分。他平凡,他只是关中大地上的一个普通人,一样踏在黄土地上,吃泼上辣子的大碗捞面;他又伟大,他用自己的思考、自己的行动、自己的坚守,传承着华夏大地的传统文化,诠释着自己的文化自信。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就像中国梦是由十四亿中国人民的梦想共同凝聚而成,文化自信,也正是因为每一位中华儿女独特的诠释方式而更加生动,更加真实,也更加有力。

  送别时,看着他的身影越来越远,最终缩小为模糊的一个点,关于非遗的传承关于文化自信,关于许多许多,在心里也有了答案。

  一审编辑高瑜晴

责任编辑:左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