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三下乡新闻 >> 正文

风从海上来,浙江大学生走近嵊泗民间绘画,助力海洋文化建设

  中国青年网舟山10月8日电(通讯员 徐珺琳 潘嘉慧)缤纷多彩的舟山海洋文化中,渔民画是一颗璀璨的珍珠,映射着渔家的海上生活。7月,浙江海洋大学人文学院、教师教育学院“丝路海潮音?讲给世界听”浙江沿海民间故事传承保护实践团来到舟山嵊泗县东海渔村,走访嵊泗渔民画传承者,采访当地居民,了解渔民画背后的民间故事,助力海洋文化建设。

  图为实践团成员们到达嵊泗渔民画体验馆。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陆勤奋 摄

  东方毕加索:海的拙味

  走进嵊泗县田岙村,实践团仿佛来到了彩色的海洋世界。明媚艳丽的彩绘铺满白墙,浸染出大海的抽象神秘。舟山渔民画的创作者主要是渔民子弟,灵感大多来自于劳动生活,色彩与空间构图跳跃而大胆,充满想象与妙趣。嵊泗渔民画非遗代表传承人李非雪老师,同时也是东海渔村壁画项目发起人之一,他认为渔民画可以称为后民间艺术,他这样描述道:“这是一个稚拙的流派,创作者大多没有绘画基础,嵊泗民间绘画发展于海,体现的是嵊泗的民风民俗,所以我更愿意叫它嵊泗绘。”李非雪老师有一个宏大的理想,便是将壁画村打造为“现代海上敦煌”。

  图为东海渔村渔民画墙绘。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陆勤奋 摄

  渔民画故事:情的魅力

  沿着村中小路往里走,一幅色彩明丽的大壁画吸引了实践团成员的眼球,一对海鱼裹着彩色的网晾在树上,画中天空染成鲜艳的红色。当地导游陈丽向队员介绍道:“这副画名为《乌贼夫妻》,曾在多地展出,亦获得过很多奖项,是嵊泗县第一批渔民画家卢秀绒所作。”普通的渔家生活在粗犷的油画笔下淌出,不禁令人联想到帐幔轻柔的大红花轿,“乌贼夫妻”坐在里面,成双结对,透露出海家女豪放又细腻的内心,未经雕琢的笔触将海的魅力定格在此。

  图为实践团成员欣赏“乌贼夫妻”墙绘。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陆勤奋 摄

  队员张捷感慨:“渔民画描写海底世界和生产生活的场景,虽然抽象,但依海而生的渔家人的精神面貌和生活态度均蕴含其中,渔民与大海的共生令人惊艳。”

  非遗守护者:心的远航

  在传统民间工艺传承者稀缺的情况下,嵊泗渔民画的起步依靠的是新人的力量,渔民文化的传承、创造与传播皆是如此。1987年,嵊泗县邀请了一批从未接触过绘画的年轻渔家子弟进行油画创作,其中就包括嵊泗现在的著名画家马绍洪。在队员们对其陈列在嵊泗渔民画工作室中的作品赞不绝口的时候,李非雪老师淡淡地笑道,“那时候我给他(马绍洪)做指导,特地为他营造好氛围,最后两个小时就出成果了。”当时,辅导者李佛裔、李非雪不给作者任何图示参照,不做任何绘画知识普及,仅启发创作者以心作画,嵊泗渔民画便这样以近乎图腾的形式,极度彰显个性的风格出现在大众视野中。

  如今,实践团走进嵊泗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空间,绘画作品已延伸但其它产品上,如背包、器皿等。时尚新潮的文创产品,高科技VR体验项目,将独特的海上文化直观地展现给参观者。怀着敬畏海洋和对海洋文化的特殊情愫,团队成员亦亲身体验了渔民画创作,在东海渔村留下了属于自己的痕迹。

  图为实践团成员绘制渔民画墙绘。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徐珺琳 摄

  “自己参与创作了渔民画,才真正体会到将自身心情寄寓在笔下的感受,体会到创作与传承的艰辛,我们理应将这斑斓多彩的海洋文化瑰宝不懈地传承发扬下去。”队长潘嘉慧看着在自己笔下焕然一新的民宿外墙发出感慨。

  

  一审编辑朱雅玲

责任编辑:胡梦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