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实践报告厅 >> 正文

徽墨制作技艺的传承与发展调研报告

  团队名称:“墨韵留香”暑期徽墨调研团队

  调研时间:2019年7月6日——7月10日

  调研地点: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

  作者:李心如 张睿钰 张健 钱忆颖 许宇璠 张颖

  摘要:墨是中国传统的书写材料,它所承载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和经济价值不容忽视。如今,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大幅提升,在机械化生产的现代社会,传统手工制墨技艺的传承与发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十九大以来,党和国家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桐油松烟又是徽墨的主要原料,生产制作需要大量的自然资源。这与当下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实践新方略密切相关。调研以安徽黄山为考察地,通过参观徽州文化博物馆、实地考察胡开文墨厂和博村林场、在屯溪老街发放调查问卷,并开展教育宣讲活动等方式对徽墨的生产过程、发展现状和原材料生长状况进行了全面调研。新的时代背景下,徽墨传统手工制作技艺正处于悲喜交加的双重境地。一方面,社会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不断加强,另一方面,徽墨的传承和发展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诸多现实因素让年轻人不愿意从事这一行业,古法技艺后继乏人。同时,病虫害的威胁和林地种植模式的转变,让松树生长面临巨大考验,徽墨的制作也陷入了原料短缺的困境。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从文化生态空间、商业振兴空间、文旅重组空间、立德树人空间、多元交流空间五个层面提出了相关应对策略。

  关键词:徽墨制作技艺 保护传承 生态建设 创新发展

  (一)调研背景

  1.徽墨传统技艺的历史沿革

  在中华文明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墨是不可或缺的物质载体,其强大的书写功用深深影响着中华文明的前进历程。中国制墨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西周,在汉代就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备的制墨技术。随着制作工艺的不断改进,墨的品种也越来越多,在众多中国墨中最负盛名的当属徽墨。徽墨创始于唐,在宋代快速发展,元代多承宋制,明代则达到鼎盛。清朝,尤其是康、雍、乾三代,徽墨发展进入黄金时代。道光年后,受外来廉价原料和西方商业资本的影响逐渐由盛转衰。

  2.徽墨传统技艺的发展现状

  传承文化精髓是华夏儿女永植于心的历史使命,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在经济、科技、文化等各方面都得到长足发展的现代社会,人们对于传统手工艺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徽墨传统制作技艺迎来了新的发展生机。但机遇与挑战往往并行而立,历史悠久的古法制墨技术在当下也面临着一定的考验。

  (1)保护力度不断加强

  2003年。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通过表明保护传承和合理开发利用“非遗”已经成为国际社会普遍承认的共识。我国也根据自身情况,加紧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实现对国家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2006年徽墨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并成功申报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这一系列举措把徽墨非遗保护工作全面推向法制化、制度化,徽墨的传承与保护逐步向规范化保护轨道转变。除了法律制度上的保护外,地方政府还给予徽墨产业足够的政策倾斜,对相关企业实行定点扶持,助力徽墨产业快速腾飞。

  (2)传承发展面临考验

  纯手工徽墨由于产量有限往往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但由于工作环境和发展前景等现实问题,制墨工匠普遍数量少,年龄大,传统技艺的传承缺少年轻血液的涌入,陷入了后继无人的困境。2006年11月,屯溪胡开文墨厂的“胡开文”品牌被商务部授予“中华老字号”称号。但由于市场监管力度不足,假冒伪劣产品层出不穷,工业墨汁凭借低廉的成本也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在品牌效应并不明显的激烈竞争下,手工徽墨如果不贴合时代寻找新的发展突破,将处于非常不利的劣势地位。加之生态环境的逐步演变,极端天气与病虫害的发生频率越来越高,制墨所需的动植物资源也存在一定缺口。生产原料的日渐匮乏也逐渐成为了目前徽墨发展不可避免的难关。

  (二)调研过程

  1.走进徽州文化博物馆,区别徽墨工艺差异

  7月6号,调研队来到了调研第一站——徽州文化博物馆。

  徽州文化博物馆是一组以徽州文化为基本内容、徽州地理山水为背景、徽州建筑风格为基调的多功能综合建筑及徽派风景园林。在徽州文化博物馆里,调研队看到了各个时期形态迥异的徽墨。不同价位的徽墨在原料和工艺上有很大差异,稍贵的徽墨上会有描金,底部有防潮工艺,包装也较为美观,适合收藏和赏玩。其中,描金即是将名人书画雕刻在墨模上,以达到美观效果。除了外观上的差别,歙砚还分为 “新坑”和 “老坑”, “老坑”质地纯净,杂质较少,手感顺滑,而“新坑”纯度不够,结构松散,质感略糙。

  2.走进屯溪老街,发放徽墨文化调查问卷

  7月7日,调研团队来到位于安徽省黄山市传统徽州老街,开展问卷调查活动。

  屯溪老街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中国保存最完整、最具有南宋和明清建筑风格的古代街市,是唯一的“国家历史保护街区”。 明弘治四年,即1491年,《休宁县志》中就已有“屯溪街”的名目记载。由此可知,屯溪老街距今已有500余年的历史。凭借丰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文化氛围,屯溪老街每年都会吸引众多的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此次的调研面向游客群体和周边商铺店主,调研内容主要是深入考察徽州文化保护现状并对结果进行分析。调研团队针对徽墨文化传承情况,在发放调查问卷时穿插进行随机提问采访。走访过程中,来自各行各业的不同声音为调研提供了多元化创新性的思路和方向。

  3.走进博村林场,观察徽墨原料生长情况

  为了更好地了解徽墨原材料之一松烟所需松树的生长状况,7月8日上午“墨韵留香”调研队走进了黄山市博村林场开展实地调研。

  黄山博村林场距今已有96年历史,种植面积广泛、林地品种丰富、生物多样性高,具有很高的实地调研价值。林地位于屯溪区西郊,东西长约22 km,南北宽约14 km,四周与屯溪区、休宁县、歙县、徽州区部分乡镇交界,下辖东关、马鞍山和秀阳3个工区。林场地势呈北高南低,平均海拔400 m左右,最高峰马槽山海拔503m。由于黄山屏障的抬升作用,四季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6℃左右,年降水量在1 350~1 650 mm之间,无霜期260 d。岩石主要有千枚岩、花岗岩、页岩等,土壤有黄(红)壤、紫色土等,土层厚度在30~70 cm之间,pH值4.5~6.5。林场内植被繁茂、种类繁多,具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的特点,无原始植被,多为杜鹃、白栎、茅栗、青冈、苦槠、化香等树种组成的次生阔叶林或灌木林,以及人工营造的马尾松、杉木、湿地松、油茶、茶叶等针叶林和经济林。

  现今博村林场松树的种植情况不容乐观。由于受到松材线虫病的危害,松树出现大面积死亡现象。松材线虫病被称为松树的“癌症”,感染即死,传染性极强。面对这种病害,如今普遍采用化学方法进行防治,每棵松树都要注射相关化学用品并贴上标签,利于后来验证和处理。黄山市博村林场作为国有林场,始终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理念。林场借助国有林场改革、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林业增绿增效行动等林业发展契机,加大森林培育力度,狠抓一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如造林绿化、森林抚育、实验林营建、用材林集约经营等。

  4.走进胡开文墨厂,观摩徽墨手工生产工序

  7月9日,为了深入了解徽墨的制作过程,调研队来到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的胡开文墨厂。屯溪胡开文墨厂创建于1765年,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全厂设有雕模、点烟、制墨、晾墨、打磨、描金等十多个生产工序和一个设备齐全的墨锭理化检测中心,并且集中了名家制作徽墨的全部技术设备和祖传配方,拥有明清以来历代名家创作雕刻的珍贵墨模七千八百多个品种。徽墨制作技艺复杂,不同流派各有自己独特的制作技艺,密不外传。胡开文墨厂的传统徽墨的制作工艺,不论是雕刻墨模还是制墨所用的材料都很讲究,保留的传统工艺精华——古法手工点烟技术独具特色,其制墨过程前后要历经十一道繁杂工序。

  (1)炼烟

  徽墨的原料主要来自徽州本地的黄山松,将收集烟灰的灯盏放置在没有窗户的封闭空间内燃烧,燃烧后形成的烟灰附着在灯盏的内壁,工人们将其收集起来作为制作徽墨的主要材料。一般制墨的烟灰有两种:桐油烟和松烟,现代主要使用桐油炼烟。

  (2)洗烟

  将收集的烟灰放入清水中洗涤,然后放置一段时间,静置的过程,也是杂质沉淀的过程。由于杂质比烟灰重,会沉淀到缸底,那么处于表层的就是无杂质的烟灰了,随即收集漂浮在清水表面的干净的烟灰。将清洗后的烟灰放到阴凉处,自然晾干后使用。

  (3)熬胶

  使用动物的骨胶皮胶、中草药等,传统的熬胶方法为土灶熬制。现今,一般使用蒸汽锅熬胶,将骨胶原料倒入锅中,再加入温度为30-40摄氏度的温水,胶料与水的比例为1:20,同时用竹片搅拌。当胶料相互粘和时,开启锅炉的阀门,将蒸气引入;然后,向锅炉中添加燃料,保持温度,熬胶的温度保持在100摄氏度左右。骨胶熬制6至8小时后,形成粘稠的液体状。

  (4)和胶

  将阴干的烟灰称重,按一定的比例加入动物的皮胶骨胶、十二味中草药等材料混合搅拌均匀,等烟和胶充分地融合到一起,呈现黑色的泥状即可。

  (5)杵捣

  提前在案板上涂抹一层菜籽油,防止墨泥黏连。将墨泥放置在案板上,使用铁锤对墨团进行捶打,反复捣匀。敲打1-2分钟后,用手揉搓墨泥使其变得细腻,并且增加它的韧性,最后把墨泥揉成饼状,成为墨胚。

  (6)制模

  将墨团放置在特定形状的模具中,模具一般由四部分组成:边框、底座、夹墨板和顶盖。将墨胚揉成一个球形,再逐渐揉成圆柱形挤压规整。冷却后脱模,将墨胚整齐放在木板中,将模具组装好,让模具在一定的压力下静置3-5分钟。取下模具,将墨块取出,取出时,动作要轻,以防止墨块损坏。

  (7)晾墨

  冷却后的墨块放在木板上,让墨自然阴干,起码需要6个月的时间,但晾墨时间的长短主要还是取决于墨锭的大小。而且晾墨需要勤翻,以防墨胚收缩不匀而变形,同时工人每天需要根据天气、湿度等的不同,多次规律地对墨块进行翻身晾晒。

  (8)锉边

  用锉刀轻轻打磨墨块的边缘,将定型的墨块进行打磨使墨块的边缘平整、光滑。

  (9)洗水

  洗去墨块表面残留的污渍和灰尘。

  (10)描金

  用多种颜色的特制颜料,根据墨的规格和档次,选择描金的材料。根据墨块的纹路进行着色,刻画不同的图案和文字,也有将金粉、铜粉等描绘到墨条已有的图案上。

  (11)包装

  将冷却定型后的墨块进行精心包装,出售到市场

  5.走进屯溪幼儿园,宣讲徽墨文化知识

  7月10日,调研团队来到了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的昱中幼儿园。调研团队面向四十名中班小朋友们进行关于徽墨文化的宣讲。宣讲内容主要包括文房四宝和徽墨的传统文化。团队围绕幼儿园教育特性,针对黄山市所特有徽墨文化,生动全面地展开宣传教育。运用多媒体技术带领幼儿园小朋友观看有关徽墨的动画片段,并拿出徽墨实体让小朋友们亲身触摸体验。期间,穿插了游戏丰富了宣讲内容。

  (三)调研结果

  1.徽墨文化传播现状的特征与分析

  黄山作为徽墨的发源地,有着浓郁的徽墨文化氛围。老街店铺中多样的徽墨、胡开文墨厂的手艺传承、各个学校组织的研学活动等多方面都显示出当地注重徽墨文化,但其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随着社会信息快速化碎片化发展,以及墨汁等便捷的书写替代物长期占据市场,作为文房四宝之一的徽墨越来越淡出人们的视野。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徽墨生产者通过添加描金、包装等工艺促进美观程度,但在推动大众对徽墨的接受度上仍收效甚微。在调查走访过程中,调研队发现,大众表现出对徽墨文化的认知度低,他们对徽墨的认识只局限在艺术品这一领域,大多数人虽然购买徽墨,却很少使用,更认为徽墨只适用于书法作画。在当今“国学热”的背景下,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支持传统文化产业发展,徽墨产业的发展虽得到了一定的重视和扶持,但未来仍有很漫长的路要走。从国家政策到思想观念,从向外输出到由内创新,传统制墨业与现代社会仍需要更深层次的磨合,需要朝着更多元的方向迈进。

  在对徽墨文化进行教育宣传阶段,调研队发现,徽墨文化对于学生来说,只局限于通过学校的国学教育和老师在课堂上的讲授,缺乏实物体验感受和研学实践体验。可见在传统文化方面,学生的理解仅仅从课堂中来再到书本中去是不行的。所以学校要紧抓对传统文化的教育,让徽墨文化走进校园,走进课堂,同时也要走出课堂,走出课本,进行实地实践。

  同时,徽墨文化的传播具有一定的地域性的特征。处于徽墨生产地辐射的周边地区,大众在徽墨的使用比例上较多。以生产地为中心辐射到的周边,形成了独特的“生活链”,随着徽墨生产发展,徽墨文化根深蒂固。而对于徽墨生产辐射范围外的地区,相比较下来,大众的了解就较为贫瘠。要大力发展徽墨文化,延伸产业链,培育徽墨产业在当地持续发展的任务艰巨。

  2.制造徽墨与生态之间的矛盾与协调

  墨的原材料松烟是燃烧松木取得, 因其对森林资源和大气环境的有较大破坏, 这一生产行为日益受到限制,再在加上如今原材料紧缺、各项成本上升,徽墨制造产业未来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成为必然选择。

  (1)覆盖面积大,生产力低下

  根据2009年调查数据显示黄山市博村林场森林覆盖率达到了96.5%,这是由于新安江源头流经林区,林区内森林资源丰富。其中松树的种植最为典型的树种就是马尾松,因其生命力顽强,且前期投入少,从开始的1000多亩逐渐发展到后期的52,000多亩,总松地面积35,000多亩,且大多是自然非人工成林。

  (2)经济林单一,病虫害严重

  根据博村林场工作人员的介绍,国家从2003年进行森林分类,分为商品林和生态林,生态林也就是公益林。商品林区注重的是重点发展速生、丰产、优质、高效的森林资源,向社会提供优质木材及林产品。据统计数据显示,博村林场林区面积达到52,000多亩,商品林高达20,000亩左右,但八九十年代后期扶持力度减小,国家提倡面向市场,林业的发展速度变得缓慢。

  图为博村林场森林类别及其比例分布图

  90年代后国家为满足市场需要推出地方种植商品林,人力承包,创造效益。博村林场当时厂内有人承包,但由于单一经济林抵抗力差,3年后出现了部分经济如桃树等生病的情况,5年后就有树木死亡。其中,松树更是染上了被称为“癌症”的松材线虫病,一旦被染上,便很难得到存活。

  3.徽墨传统制墨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在走访的过程中,我们注意到了关于徽墨技艺的传承和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制墨工厂的工人最低年龄基本在四十岁以上,整个制作团体普遍偏向老龄化,没有年轻的生命力加注,工艺也很难得到创新和发展。采访过程中,工人也直言不愿意让自己的后代来接替,继承这样的工作。

  图为胡开文墨厂内工人的工作场景。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吴敏雪 摄

  关于徽墨工艺传承面临问题的原因,我们经过讨论得出了以下几点:

  (1)工作环境不佳,过程辛苦劳累,劳动强度较大,制墨艺人不能保持干净整洁,年轻人不愿意从事,老一辈手艺人逐渐老去,后继无人;

  (2)松树受保护生态环境政策影响,砍伐量受限制,烧制松烟因破坏生态环境而受到严格限制,原料数量不足,价格上涨幅度大,墨厂收益不高;

  (3)生产方式落后,生产速度慢,成本高。众多规模小、效率低的小作坊粗制滥造、恶性竞争,占据了部分市场,消耗了大量原材料资源;

  (4)人们日常生活中大多接触的都是液态墨,很少使用原始墨块研墨,其次,现代社会逐渐趋向数字化,互联网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电子产品充斥人们的生活,汉字书写机会前所未有的减少。现代徽墨主要作为观赏艺术品进行生产,实用价值不高。

  (四)反思策略

  1.文化生态空间的整体性保护与传承

  徽墨保护与传承的关键在于对其生产原材料的保护和利用。在如今原材料短缺,松树生长形式又十分严峻的情况下,重视改善松树生长情况、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合理利用开发林木资源、寻找减少对原材料消耗的方法是现阶段徽墨保护与传承的难点所在。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要重视徽墨原材料的可持续发展。

  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原则,紧紧围绕林场可持续经营目标,积极推进森林健康,全面加强有害生物监测、检疫和预防等工作。依据生态区位重要性和生态脆弱性,从经济社会要求和森林经营管理的主导方向出发,可将林场森林资源划分为两个保护管理类别。一是保护经营类,兼顾生态和经济,在生态防护功能的基础上,确立明确的经济功能或经济目标,对林业资源进行合理经营;二是集约经营类,以经营利用、可持续生产木材及林产品为主要目的,加大对森林抚育管护和经营的投入,积极开展天然次生林、人工林抚育间伐及林分改造等。因此,需要严密防范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积极营造混交林和阔叶林,保护天然次生阔叶林与生物多样性,来维护生态安全。

  其中,对可持续发展更为重要的一点还在于探索更高效的点烟方法,通过提高对原材料的利用率来减少对原材料的使用。在调研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屯溪胡开文墨厂在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汪培坤先生的主持下联合高校,于2003年开发了机械化点烟设备,以输油(桐油)管替代灯盏、以液化气取代灯草、以滚筒替代烟碗、以刮刀取代烟刷,通过桐油的雾化燃烧实现了稳定、长期和高效的油烟制取。据工人师傅介绍,现代机械点烟效率比传统点烟提高近三倍,且质量稳定,这对于徽墨的普及和推广具有重大意义。

  通过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实现对徽墨的保护与传承,着力提高对松树及其它徽墨生产原材料的保护工作,才能让延续千年的制墨技艺“走出去”、“强起来”。

  2.商业振兴空间的生产性保护与传承

  面对徽墨实用性的日渐降低,市场需求逐渐缩减,徽墨需要拓展商业空间,规划建造徽墨传承和保护基地迫在眉睫。

  企业应该创新徽墨技艺的传承载体,将徽墨与生活用品等相结合,开发出独具徽墨元素的文创用品。这不仅对徽墨文化进行了宣传,也迎合了当代人在追求便利中对精神文明与审美情趣的诉求。其中,企业需要不断推动文化创意产品的生产开发水平,持续推动徽墨文化产业发展,进一步发掘徽墨特有的文化元素,创造时代价值。

  企业要深入探索文化与产业的融合,建立环保可再生的徽墨原料生产基地,最大限度向上下游延伸产业链。企业应当切实发挥徽墨品牌效应的作用,搭建协作开放的市场平台,深入发掘徽墨文化、艺术和收藏价值,提高徽墨精品的价值。在商品审美方面,徽墨技艺要不断吸收现代设计理念,在传统制墨的基础上,融合更多的时尚元素,展现徽墨文化魅力,增强徽墨制品的艺术感,使徽墨产品更加贴近现代人的审美,推进拓宽产品销路,实现审美性和实用性的有机统一。

  从商业振兴的角度出发,形成徽墨产业链发展,不仅实现了对传统徽墨制墨技术的传承,更让徽墨拓宽产品受众面,焕发出时代光彩。

  3.文旅重组空间的融合性保护与传承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新时代文化载体发生巨大转变,传统徽州文化的持续发展面对着来自各个方面的威胁。旅游行业作为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双向推进的关键性力量,文旅重组融合的发展模式势在必行。

  一方面,推行特色旅游、文创旅游阶段性发展,突出创新性文旅项目,积极为文旅融合创造优厚条件。如效仿故宫博物馆等文化基地,推介开发相应文创产品,实现文旅重组融合保护与传承落在实处,迎合时代发展需要。吸引各界关注,在发展文创的同时,不可忽视市场在文化产业链中的主导作用。政府应规范旅游市场存在的管理不善、文化版权模糊、市场经营混乱的潜在问题,利用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提高文旅市场活力,挖掘文化产业潜力。

  另一方面,随着“文化创意研究园”、“特色小镇”的不断兴起,旅游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开发对当地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前瞻性意义。政府应当挖掘徽州文化产业潜力,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建构文化产业品牌,组织各类文化创意产业学术活动。将徽州文化的文化特色结合当下时兴的大数据传播形式,借助主流媒体平台,为徽州文化赋予新的时代意义。同时,要积极调动当地居民的参与热情,采取补贴奖励措施,推动旅游业健康蓬勃发展,树立徽州旅游有口皆碑的良好形象。

  文化是旅游业的物质基础和精神支撑,旅游本质上是文化活动,具有文化属性。文化和旅游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文旅重组融合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通过对徽墨文旅的发展创新,推动徽州文化做大做强,在时代召唤下焕发新的生机。

  4.立德树人空间的持续性保护和发展

  当今社会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体现着快节奏和高科技。现代社会的快捷便利让传统文化被强烈冲击,对于徽墨制作来说,无法实现大规模机械化生产,而人们在使用过程中,也更青睐现代墨汁。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重视学生在徽墨发扬工作方面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在立德树人空间对徽墨进行传承,要以学校为中心点,再向周边辐射文化。徽墨非物质文化遗产要走进校园、融汇课堂、深入教材、推进社团之中,营造校园学习并保护徽墨文化的氛围,课堂要结合实物展示,进行追溯源流、现场体验和课下实践。在当今“国学热”的盛行下,课本教材应注重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编写,重视培养学生对优良传统文化的认知。在社团活动中,以培养学生对徽墨文化兴趣为目的,让社团活动结合传统文化变得生动有趣,在活动中让徽墨文化“活起来”。

  图为调研队员正在进行昱中幼儿园的徽墨宣讲。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吴敏雪 摄。

  学校要以研学方式带动徽墨体验,实现书本理论为主、实践探究为辅的徽墨学习模式。学校研学活动如今越来越普遍,徽墨研学的推广也是中小学生探究乡土乡情、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与探究式学习珍贵的素材。在徽州文化馆里,解说员向研学的学生们解说徽州文化,解说语言紧抓兴趣点,因此我们向大众宣传徽墨文化要根据不同人群划分层次,重视激发大众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调研队在调研途中,观察到胡开文墨厂也有研学的学生。近距离接触徽墨制作,是学习徽墨文化不可多得的机会,通过请教工人和自己观察发现,学生对徽墨的学习也更加全面具体,更是学习到徽墨制作这种独特的“匠人精神”。

  通过立德树人的角度实现对徽墨的保护与传承,让学生融入徽墨文化的发扬中,才能让“传统年轻化”,重现生机与活力。

  5.多元交流空间的联动性保护与传承

  依托徽州地区良好的文化基础,坚持市场运作、互利共赢的原则,秉承着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心态,徽墨多元联动,可利用多方资源保护徽墨传承。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利用当代互联网技术,徽墨技艺可以发挥网络的力量,聚合企业家、自媒体、书法家、收藏家等多方资源,推进徽墨“走出去”战略的进程。通过徽墨传承学术交流会等途径,需与专业人员研讨徽墨的历史文化价值与当前所处的困境,探讨出一条适合传承并发扬徽墨的道路。通过与学者专家面对面交流的形式,传统技艺人员才能在文化理念和思想学术得到改进,从而推动徽墨的传承与发展。

  黄山徽墨技艺可同笔、纸、砚等其他相关国家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相交流,生产文房四宝特色产品,营造文房四宝的联动性市场。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定市场,坚持有重点、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联动工作,打造全面联合的开放性市场,有助于提升徽墨销量,营造良好市场氛围。

  从多元联动的角度,搭建资源分享、信息互通的平台,有助于推动各方协同共建,不断拓展交流空间并逐步建立联动性市场,最终实现“串珠成链”。

  参考文献;

  1.谢华,郭祥胜.安徽省林地生产率提升规划研究[J].园艺与种苗,2014 (12) : 38-40.

  2.万田户,彭海芳,刘佩琳,杨光灶,李树亮.婺源徽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策略研究[J].山西农经,2019(2):154- 155.

  3.姚昱波.徽墨传统制作技艺的现状和发展前景[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8.146(23):78-81.

  4.张培峰,裴海.简论徽墨的传承与保护[J].美与时代(中),2015(3):78-79

  5.王平一. 现存徽墨制作工艺的调查与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 2016.

  6.孙景宇. 清代徽墨装饰艺术的演变及其原因研究[D].复旦大学, 2014.

  7.徐美玲. 清代徽墨的研究——以胡开文墨为考察对象[D].安徽大学, 2012.

  8.陈卓. 古法制墨工艺探微——关于一个传统工艺案例的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 2015.

  9.刘巍. 传统手工艺的历史、现状与保护传承的探讨——以对微墨制作技艺及微墨业的研究为案例[D].中国科学院自然科 学史研究所, 2008.

  10.罗士泂.守墨成规——一项中国传统手艺制作的蜕变史[D].中国人民大学,2016.

  11.张玉彬. 经济史学视角下的古代徽州墨业发展[D]. 云南大学, 2015.

  12.周晓光.徽文化的历史贡献与当代价值[N]安徽日报,2018-11-20(006).

  13.刘佳莹,宋向光. 博物馆的媒介优势———结构主义叙事 学视角的博物馆展览试析[J]. 博物馆研究,2009( 4) : 3-7.

  14.陈竹君.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研究[D].安徽大学,2010.

  15.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05(14).

  16.王俪阎、苏强:《明清徽墨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年,第 8 页。

  17.王云五:《从书集成初编 墨记?墨经?墨史》,上海:商务印书局,1936 年,第 3 页。

  18.王毅.中国徽墨[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1.

  19.林欢.詹成圭墨业及其墨品考述[J].收藏家,2014(5):37- 41.

  20.房龙太.《黄山市博村林场林地资源现状及保护利用对策》,《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第2期

  21.卢迪.“ 一带一路”视域下徽文化传播策略研究[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8,16(1):10- 13.

  2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3.

  23.李琳琦,孟颖佼.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徽学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2):166-172.

  24.马骁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传承的理论思考[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5):618- 620.

  25.梁仁志.在徽州发现中国:徽学研究的出处与归处[J].南京社会科学,2018,(10):150- 156.

  26.杨叶卿.习近平文化建设思想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8.

  27.杨群.大数据环境中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7(5):104- 108.

  28.费孝通. 乡土中国[M].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4: 1-8.

责任编辑:崔宁宁 赵嘉蓉(学生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