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綦江8月28日电(通讯员 席浩淞)7月15日,重庆医科大学北极星国情社情观察团前往重庆市綦江区三角镇杜家村,开展了为期15天的三下乡调研活动。深入观察当地村民的产业收入,环境保护,生活保障,助力乡村振兴。
杜家村位于重庆市綦江区三角镇,辖区面积约6平方公里。现有10个村民小组,环境优美,风景宜人。大多为老年人口,年轻人多出去打工。
杜家村是一个移民新村。由于修建为城市供水的大型水库。很多村民都移民到山下,国家为村民提供了间房补贴和价格优惠的养老保险。虽然国家对村民有很多补助,但是由于缺乏土地,人口老龄化,使这个有着绿水青山的村庄十分贫穷,村民大都依靠养老保险维持生活。杜家村的现状距离乡村振兴还存在着很多挑战。
早晨在山丘上拍下的杜家村,绿水青山环绕,环境优美。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席浩淞 摄
发展产业促产业兴旺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然而,杜家村却没有明确的产业,这是当地干部需要解决的问题。
杜家村不适合发展农业。修建大型水库征用大量土地,使农民没有足够的土地;年轻人大多出去务工,缺乏发展农业的劳动力。杜家村也不适合发展工业,因为大型水库是为了给城市提供水源,发展工业很容易污染水源,破坏生态。
杜家村适合发展以乡村民宿为中心的旅游业。乡村民宿是热点行业,在民宿可以体验乡村文化,没有工作的烦恼和压力。给身体和灵魂放假。杜家村发展旅游业可以依靠绿水青山做吸引,基础建设做保障,休闲观光做支撑,这一定能吸引到城市的游客。围绕乡村民宿,可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演出,登山露营,土地租用,果园采摘等项目。
志愿者与当地村民交流,了解当地村民的生活状况。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周楚晴 摄
加强管理促生态宜居
认真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按照"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态牌"要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乡村生态宜居。
目前,杜家村基础设施建立较好,基本实现了农村居民"走平坦路、和干净水、上卫生厕、居花园村"的愿望。
但通过志愿者的走访发现,仍然有较多村民觉得垃圾箱离家太远不方便,所以把垃圾扔到了山崖下,这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
村委应该加强对村民的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文明新风。强化良好家风,家训教育,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村委也应该加强村民的民主建设,强化村民自我管理。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志愿者实地观察当地的环境情况。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席浩淞 摄
完善医疗保障
根据志愿者的走访观察,了解到杜家村几乎所有村民都购买了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生病后大多会去三角镇的医院就诊,住院可以保险80%的费用,这有效地缓解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但是杜家村缺乏乡村医生,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随着我国医改推进,乡村医生更是农村地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和践行者,也是提供农村医疗服务特色的重要角色。
乡村医生可以对常见病、突发病进行及时处理;更有效地进行儿童疾病预防,孕产妇保健;建立村民健康档案,对遗传史、住院情况、用药情况进行记录。乡村医生对于村民健康保障有着重要的意义。
北极星国情社情观察团全体成员在杜家村的合照。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周楚晴 摄
这15天的社会实践,志愿者们通过问卷法,访谈法对杜家村进行了深入调研。了解到杜家村的现状及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我们将完成一份完整的调研报告,为杜家村的困难提供解决方案,助力祖国乡村振兴!"队长席浩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