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实践纪实 >> 正文

大学生走进东方盐场:探盐场之历史,寻盐场之发展

  中国青年网东方8月29日电(通讯员 陈诗婷)为响应支持国家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发展,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学子于7月24日下午走进海南省东方市东方盐场,深入了解东方盐场历史之悠久,未来之发展。

  图为去往东方盐田的路上。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薛启贤 摄

  风干日曝盐味加,始灌潮波流成卤。当队员们走进东方盐田的时候无不被盐田的壮观给震撼到。放眼过去,一大片一大片盐田里灌满了海水,堆在盐田一侧的是色泽洁白、颗粒均匀的海盐,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

  走进东方盐田后,盐务局周科长给队员们介绍道:东方盐业生产历史悠久,所产食盐俗称“北黎”盐,是旧社会食盐中的贡品。早在明末清初,东方市墩头港附近村庄的乡民就曾利用海水煮盐谋利为主,开创了本土制盐的历史先河。历经清康熙、清咸丰、清末明初后,昌港地区的盐业逐渐扩展,制盐点发展到沿海7个片30多个乡村的52个制盐漏。自新中国诞生、海南省获得解放后,昌感盐区分别经历了成立盐区工会、民主改革等,使感盐区半封建半资本主义性质的盐业生产逐渐过渡到国有制。1955年1月1日,昌感盐区的盐田全部收归国有,实行了地方国营。从此,昌感盐区跨上了社会主义国营企业的正常轨道。1958至1962年间,昌感盐场先后更名为“东方盐场”、“东方化工厂”、“广东省东方盐场”。1988年海南建省,广东省东方盐场又易名为“海南省东方盐场”。

  历史风云匆匆而过,几经变迁,东方盐业生产经历见证了300多年历史的风雨洗礼,制盐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一代又一代的盐业职工,在这东方的盐滩上同舟共济,辛劳生息,创建家园。

  人们常说“斗米斤盐”、“担谷斤盐”。自古以来,盐便不是易得的生活必需品,制盐的过程更是不易。而东方盐场作为海南省三大盐业生产基地之一,当地的盐农用延续了几百年的原始生产方式生产海盐,即纳潮—抽水—蓄水—蒸发—结晶—收盐。经过酷热天气和海风的帮助,将波涛海水变为白雪盐点。

  图为盐务局周科长为队员讲解海盐生产过程。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薛启贤 摄

  海水在盐度达到25度以后才能逐渐结晶,之后的海盐还需要经过低度蒸发池、中级蒸发池、高级蒸发池三道程序自然风干,历经二十多道磨砺,海水才能结晶产盐。尽管如此,海南省制盐相比于我国其他制盐区,得益于天气也败于天气。海南省东方市濒临北部湾,海岸线长达84.4公里,海湾滩涂面积平坦、广阔,且处低纬,太阳辐射强,气温高,常年风力大,雨量少,蒸发旺盛,海域的海水含盐度高达3-3.5度,具有天然的得天独厚的制盐条件。但人人皆知的是,海南省本是台风多发省份,一场大雨或者一场台风就可以让盐农数日辛劳付之东流。台风可以提前预知,但雨水难防。 “因为天气的原因,所以东方盐田一直实行不了机械化操作生产。”周科长说道。随着国家机械化的发展,天气的原因也成了东方盐场自发展鼎盛期过后一直没有发展起色的原因之一。

  图为周科长介绍东方盐场目前的发展状况。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薛启贤 摄

  近年来,由于盐业政策的发展、盐业行业内部分配不合理等种种原因,海南省东方盐场多年亏损,生产经营长期陷入困境,盐农数量也在逐渐减少。晨烧暮烁堆积高,才得波涛变为雪。要把海水制成像白霜一样洁白的海盐,盐民们就要在几个月的辛苦晒盐过程中日出而作,日落而归,辛苦劳作后的人均年收入仅有八千元左右。东方的盐农之一吴伯伯说道:“目前我们的收入很少,生活艰难,希望政府可以提高盐农的生活待遇。”

  过去终将会变成历史,而未来才是要拿出最好的状态去拥抱它。未来,希望政府可以多留意海南盐业的发展,多关注盐农的状况。相信在国家“一带一路”的倡议下以及在国家推出了一系列海南改革新政下、在海南省政府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未来东方盐农的幸福不是梦,重振东方盐业更不是梦!

  图为队员在探寻东方盐场后与盐务局周科长在东方盐田合影留念。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薛启贤 摄

责任编辑:李华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