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井冈山8月31日电(通讯员 王欣蕊 邱世玉 )8月11日至17日,兰州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A·设计”社会实践团队在马玥老师的带领下,赶赴江西省吉安市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进行“井冈情,中国梦”全国大学生暑期实践活动。
三湾改编话改革;红色精神再弘扬
井冈山作为中国革命的重要转折点,其中三湾改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8月11日,基地第四期带班班主任肖建兵老师讲述了三湾改编的过程,通过情景再现的方式,让我们意识到党的正确领导是革命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第四期全体学员在三湾改编教学后进行了改编模拟。当天下午,基地特邀井冈山大学、井冈山研究中心主任李忠教授带来了一场主题为“井冈山斗争与井冈山精神”的授课。李忠教授教导青少年要坚定理想信念,一生践行跟党走的理想追求,并讲述了人民军队建设的一系列重要经验,形成了以“胸怀理想、坚定信念,实事求是、勇闯新路,艰苦奋斗、依靠群众”为主要内容的井冈山精神。
革命后代讲家风,与阎颐兰老师老师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欣蕊 摄
革命后代话家风,烈士陵园感受革命气息
井冈山社会实践活动第二天,基地特邀两位革命先烈后代为我们讲述革命先烈们的斗争故事,通过阎颐兰老师对他父亲阎又文战士的革命故事的生动讲述,展现了一位隐蔽战线上的特殊战士的形象。随后金茂岳医生的故事也令在场同学感慨万千,金茂岳就读于北京医科大学,解放战争时期始终坚守在治病救人的第一线,即使被误解、被迫害,他依然坚守本心,以其精湛的医术和实事求是的作风,在共产党史上书写了光辉的一笔。当天下午,队员们前往大井朱毛旧居,因其曾经在这里召开了百路会议的原因使其在革命历史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随后全体同学一同前往革命烈士纪念馆,深情缅怀为了争取民族独立解放、国家繁荣昌盛和人民的自由幸福而献出宝贵生命的无数革命先烈。
“A·设计”重走挑粮小道,体验军民鱼水情。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邱世玉 摄
实事求是闯新路,红军生活初体验
团队成员重走挑粮小道,体验红军的一天。挑粮小道位于井冈山西北面黄洋界下,是当年红军从宁冈挑粮上山的路线,也是中国第一个红色根据地的生命线,全长3.1公里。团队当天的任务是在规定的时间内行走完这条挑粮小道并在途中寻找草药和到达指定的五个哨口,最终抵达坝上村完成红军任务。在行军的过程中,山路有些湿滑,刚刚走出几百米汗就打湿衣衫,队员们并没有动摇我们继续前进的决心。我们互相帮助,互相扶持,走过革命先辈走过的山路,深刻体会了老一辈革命领导人在井冈山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历经千辛万苦,最后夺取革命胜利的不易,也让我辈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走完挑粮小道,在终点处和老乡汇合并开始自己动手制作红军餐,感受军民鱼水情,深刻体会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道理。八角楼前,黄洋界上,英雄故地,缅怀革命英烈
在江西宁冈县城东南16公里处的茅坪谢氏慎公祠后面,有一栋土砖结构的两屋楼房,因楼上有一个八角形天窗,当地群众称之为“八角楼”。1927年10月至1929年2月,毛泽东经常在八角楼居住和办公,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两篇光辉著作,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光辉思想。我们团队一行在八角楼前长久驻足,瞻仰这一井冈山斗争时期保留下来的文物,望着八角楼的碧瓦飞甍,曾经红军先烈昂扬的风貌仍历历在目。
下午4时,“A·设计”实践团队前往黄洋界哨口缅怀革命先烈。黄洋界位于江西省井冈山市距茨坪西北面十七公里,是人文和自然景观相结合的景区。1928年8月30日,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就发生在这里。在井冈山胜利会师90周年之际,我们前往五大哨口之一的黄洋界,重温故地风雷磅礴,再现黄洋独有豪情。毛泽东有诗云:“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我们在黄洋界的红军哨口里,斑斓残损的钢炮、五尺深的壕沟和石头筑成的射击掩体旁,沉浸于90年前的光影里,在沉默中积蓄着千钧之力,历史与现实在这一刻重合,不禁感慨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
对基地教研处肖小军主任进行采访调研。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邱世玉 摄
实地调研采访,优化方案设计
8月14日,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迎来了社会实践自主调研的第一天。“A·设计”团队于二楼研讨室进行方案汇报,将成员分为测绘组、模型组、创意组及后期组等四个小组,使其在自主调研阶段可以达到高效、快捷、准确的效果,并且在这一过程使得团队成员之间更深入的了解团结协作的精神,形成了一支彼此相互鼓励、相互配合的队伍。
下午2点30分,方案组成员对基地教研处肖小军主任进行专项采访,针对校史馆的流线规划及功能分区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向其展示了目前团队对此方案的初步构思。肖老师对同学们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回答,表示目前井冈山教育基地虽设备齐全、功能基本完善但仍面临着红色元素过少、墙体布置过于简单的问题,教育基地需要加入少先队、共青团及共产党等设计元素,希望团队可以选择合适的方式去解决这个问题。经过短暂的采访,“A·设计”团队成员适当调整了之后的设计方向并迅速进行新的方案规划。
参加天眼讲座,激发同学爱国主义情怀。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邱世玉 摄
深入龙潭悟艰辛,“A·设计”协作创辉煌
在自主调研期间,“A·设计”团队前往井冈山龙潭景区进行实践调研活动,龙潭坐落于井冈山北面,黄洋界南麓,是一个以群瀑集聚为显著特色的景区,伴着烟雨蒙蒙的雾气,队员们秉持着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经过近两个小时的漫长攀登,成功抵达目的地。通过此次活动,团队成员体会到了当年红军革命时的艰辛,纷纷表示要继续学习红军精神并坚信信仰的力量是伟大的,可以穿越时空,代代传承,经久不衰,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我们将为国家兴起而努力奋斗。
当晚团队成员参加了由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主办,兰州理工大学、燕山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及贵州大学科技学院联合承办的主题为“中国天眼”的主题讲座。本次的主讲人蔡伟博士作为项目参与人之一,在井冈山为我们倾情讲述其中的魅力。本次论坛使我们感受到大国科技崛起的风采,激发了同学们的爱国主义情怀
基地综合楼照度测量;与青理进行交流
在基地实地调研期间,“A·设计”团队成员利用测距仪、卷尺结合网上资料绘制了基地综合楼平面图,并在平面图上选择若干个标志点测量光的照度,探究自然光照是否能满足场馆的功能使用。通过测量发现,正门所对方向照度可以满足日常需求,虽然两边存在暗角,但不影响使用。学术报告厅为黑房间,两侧房间均开侧窗照明,走廊利用天窗采光。总体来说,综合楼采光照度评价为优秀,能满足日常使用,使人心情舒畅放松。
当晚,团队就井冈山校史馆设计方案与青岛理工大学进行了学术交流,双方就校史馆设计所存在的问题及设计思维进行了探讨。此次交流学习我们提出了关于设计师应该如何更好的做设计的问题,青岛理工大学学员表示在做设计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对对象有着充分的兴趣和前期的充分了解研究,通过此次学习交流,共同探讨对方案的看法与分享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对双方学校学科的差异进行了对比,互相借鉴对方身上的优势,不断努力完善自己。
井冈之情铸造梦想;信仰之魂点亮人生
一路走来,队员们对井冈山有了深刻的了解,无论是路途艰险的挑粮小道,还是大井朱毛故居,以及地势险峻的黄洋界,都给我们带来了视觉与精神上的双重冲击。这些无疑为大家后期的设计提供了巨大的帮助。实地考察结束后,兰州理工大学“A·设计”团队受益匪浅,“本次井冈山之行最大的收获是对我们心灵的洗礼,井冈精神创造了中国脊梁,不断激励着我们新时代青年砥砺奋进。
毛泽东说:“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新时代大学生更应该珍惜每一次参与实践的机会,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本次“井冈情·中国梦”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也告一段落。一次井冈行,一生井冈情。今日井冈上的红色印记是当年革命先烈们熠熠生辉的勋章,明日中华的强盛该是我们的责任。正如开班那天老师所说,精神与信仰有穿越时间和空间的力量,当代的青年人应当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